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6,(12):136-137
高度亲和力的品牌是如何“炼”成的?有人认为是源于卓越的产品或服务。这两者固然重要,然而塑造良好的品牌声誉,还要依靠成功的市场营销运作。如何在营销运作中取得消费者的情感反馈,找到最佳的信号传递品牌,以最适合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成为其中的关键点。新兴的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一芒果网,就利用与网易特色产品的合作,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甘源 《商界名家》2004,(5):91-92
如果谈到某种品牌,大多数人能够马上想到相对应的产品或服务,这是对产品品牌的联想,在品牌的另外一个层次——企业品牌之上,能够让人产生的联想是与产品品牌不同的。这种差异在普通消费者的判断中是不自觉地、非主动地进行的,是在企业对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不同运作方式、内容的影响下形成的,就正如普通消费者对于海飞丝与宝洁的反应绝对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在卖场中,饮料、牛奶、糖果、酒类等产品都是消费者品牌性消费产品。同样。非品牌消费产品同样也是卖场商品的重要组成如:办公用品、厨房洁具等非品牌消费的产品。品牌性产品能够通过强大的品牌拉力拉动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同样品牌性产品因为品牌塑造给这些产品在终端售卖、卖场活化等终端提升上具有更大的销售提升方式,那么那些消费者非品牌化消费者的产品,如拖把、一次性水杯等等,如何突破无品牌的瓶颈,达到动销甚至是旺销、长销的目标?洁丝作为家庭洁具产品制造企业在卖场的运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谢宇 《广告大观》2004,(5):66-67
了解一个领域的起源以及其中成功品牌的运作和发展,对我们挖掘消费者利益驱动点与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产品定位,是指为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准确的地位,从而与竞争者区隔,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产品定位是同质化竞争背景下,与竞争者相区隔的主要手段。面对同一目标市场,同质化的产品可以具有不同的卖点,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亚细分市场,这就是产品定位的价值。产品定位须与市场定位保持一致,消费者需求是产品的基点与起点,任何成功的产品定位,都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之上。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在目标消费者心智中树立鲜明的识别标识,展现独特的价值与个性。品牌定位可以从产品利益点出发,也可以直指目标消费者的感性世界。产品主要为消费者提供的是物质价值,品牌更多的通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价值,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不和谐、出现冲突,既影响产品的品牌力,又影响销售力。避免冲突的根本途径在于以市场定位为核心和指引,实现品牌、产品、目标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谢梦婕 《商业科技》2014,(10):70-71
会展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信息和服务。此时,如何在会展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完美的展示设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展的效果。品牌产品的展示设计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标准而进行的,成功的会展展示设计能够为品牌产品提供良好的消费场所,刺激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吸引其进行消费。  相似文献   

7.
品牌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成功的品牌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然而,品牌的形成,是长期繁复的巨大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品牌的打造犹如攀升阶梯一般,需经过一步步的累积,不断地提高段位,最后登上成功的颠峰。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消费体验。品牌要真正做到不同凡响,就要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如果品牌不仅与消费者建立了理性的关系,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情感联系,那么品牌创建就能取得成功。建立品牌个性正是这一情感的主要体现。建立品牌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它能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追求和精神;取得消费者共鸣,产生一种认同感,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本质就象性。请先别浮想连篇,很扫兴地提醒您:如果想要消费者对您的产品和品牌狂热起来,在广告上不仅要很下一番功夫,而且方法要对路。所以广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与消费者做到深层次的互动沟通?如何辩汪地把握刺激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如何做出有价值的创意?这都关系着广告或品牌的命运。对此,你的广告代理商责无旁货,所以一切还得从广告公司如何为您服务谈起。  相似文献   

10.
《连锁与特许》2008,(11):54-55
据统计,一个成功品牌的利润,有80%来自于20%的忠诚消费者,这20%的消费者就是企业的核心消费群。核心消费群,就是根据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能够为产品及品牌最终埋单,并成为固定的产品消费者的顾客群体,这个消费群体不是游离的,也不是边缘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从产品力、销售力两方面综合分析品牌市场地位自从市场营销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如何赢得并留住消费者尤其是忠诚的消费者一直是商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因也很简单:赢得一个新消费者所需的费用远远高于维持一个现有消费者所需的费用。因此如何提  相似文献   

12.
一、销售与"品牌忠诚"的关系为什么某些产品成了畅销品?为什么某个企业的单一产品年销售能达到几十个亿?这是因为消费者偏爱、喜爱这个品牌,而反复地购买它。消费者认可某个品牌,反复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这就叫"品牌忠诚"。最新的市场研究表明:"品牌忠诚"是实现销售持续、稳定、长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使企业实现长远的大发展,就必须营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牌的忠诚。 "品牌忠诚"是如何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3.
可口可乐公司仅仅靠其一支碳酸类饮料产品就能成为世界第一品牌,首推的是其品牌推广能力和本土化策略的运用。而在中国的成功.除在品牌运作方面成功之外.渠道运作的本土化,适应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渠道的针对性操作,是品牌落地、渠道畅通、客户满意、销量达成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商》2014,(8):55-56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发制品专业公司。由于发制品这一特殊行业,因此瑞贝卡在广大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与辨识度便会有其特殊性。但这并不影响这个走向世界的品牌。本文主要是以瑞贝卡公司为主体,主要研究它的产品、品牌、产品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它的品牌发展之路。同时也在瑞贝卡走向成功的背后位许昌发制品产业聚集区的其他企业的品牌发展具有一定得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掌控终端不是直接通过经营终端而取得对终端的控制权,除了通过加强诸如“有效加强铺市率、曝光率,进行有效生动化陈列,以及有效促销”等终端运作营销手段,使产品的动销速度有效提高以外,还要起到衔接渠道动力体系从渠道推力向品牌拉力过渡的目的。但是许多企业忽视渠道动力的规律,仅把终端作为一种“销售平台”,从而走进终端管理的误区:认为只要掌握终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这种思路使厂家过于重视终端而否认二批及经销商的作用,此时,如果市场操作不当,品牌拉力不能有效增强,整个渠道体系的流转会因为动力不足而瘫痪。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终端是投入产出最佳、沟通效果更好的“沟通平台”,如何加强终端对消费者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应该是掌控终端的核心课题。在这种平台下,终端可以告诉消费者产品或品牌的定位、可以彰显产品或品牌形象。企业应当通过终端关注消费者、通过终端资源表现出品牌对消费者的关心,来实现终端的互动沟通功能,以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品牌跨界联合的案例不断推陈出新,在品牌跨界中的联合产品差异较大,这与过去品牌联合追求匹配性存在巨大反差。企业如何提高品牌跨界联合效果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关注热点。文章聚焦品牌跨界情境,探究产品联合距离与概念组合解释策略对联合产品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表明,与近距离的产品联合相比,远距离的产品联合会引起更低的联合产品评价和更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风险和感知创新在产品联合距离与消费者对联合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关系链接和属性映射的解释策略在产品联合距离对联合产品评价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以及产品联合距离对感知风险与感知创新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雯 《江苏商论》2009,(6):85-87
本文引入Chernatony和McDonald的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分类,按照此分类方法,从产品层面契合度和品牌层面契合度探讨了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不同认知类型评价的影响,指出母品牌与延伸产品的契合度是影响品牌延伸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7,(31):29-29
整合传播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演绎的重心在产品的核心卖点提炼和品牌主张上,表现的是产品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艺术,具体要解决的是“对谁传播”、“传播什么”以及“如何传播”等一系列专业营销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总是伴随着品牌的树立和打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媒体的作用。事实证明,品牌的建立和巩固总是与媒体的参与相辅相成的。在消费者眼中,品牌意味着成功,品牌意味着信任,品牌彰显企业英雄本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正逐步由一个简单区分产品种类的符号演变为一种消费者对企业、对产品的一种信任关系。在成熟的消费区域里,没有品牌的产品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媒体来塑造自己的产品品牌,从而争取制造出名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近期我国传统护肤品牌销售走俏的现象,分别从消费者、商家及产品自身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将传统国货护肤品与国外知名品牌化妆品进行大致比较,并对如何成功延续商家的怀旧营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