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少侠  蔡盛洁 《中国市场》2014,(35):162-163
本文选取河北省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赫佛因德指数、偏移分享法、断裂点四个模型,分别对河北省港口的货流集散程度、竞争格局的变动、腹地影响范围的变化做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河北省港口物流空间格局趋向平衡、竞争更加激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空间计量分析的思想是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文章选取201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城市消费支出额数据,借助Geoda095i和GIS空间分析软件,对我国城市人均消费水平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城镇消费支出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基于Moran散点图的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空间依赖效应显著,人均消费支出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是负效应关系,空间统计分析对于分析区域消费水平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观认为,国家的贸易地位受出口结构的制约和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出口优势产业组合的数据构建反映国家之间竞争态势的国家空间地图,通过分析其分布特征和结构参数证明竞争效应的存在,即国家可以依靠优势产业组合而非单个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调配出口篮子从而改变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位置,进而影响经济绩效。本文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了2002-2013年国家空间的主体演变过程,展示了国家空间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特征;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单个国家在国家空间中的位置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地位,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中国的"新常态",提出现阶段中国应更重视优势产业的质量而非数量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97-2006年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空间集聚,二是空间不平衡,且后一特征在整个考察期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已初步形成了25个主枢纽港和一般港口体系,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基本相适应,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五大区域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这些港口群在物流形式上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发挥出沿海港区物流联盟的协同效应。因此,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物流业务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低碳视角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斌  吕斌 《中国市场》2013,(4):51-56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是低碳城市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城市中碳流动和影响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中介要素之间的关系搭建了分析框架,详细探讨了其中的城市碳源、碳汇、热岛、城市规模、土地利用强度和混合度、交通出行方式、建筑群空间关系、低碳政策及其影响评估等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总结现有研究结论和争论的基础上粗略地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原则,并结合中国城市的特点从城市发展阶段、形态特征和制度要素三个方面展望了中国低碳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的优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的产业化发展给商业银行和银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了显著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2016年全国31个省份的经济金融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地理效应和产业竞争效应。其中,金融科技的空间地理效应主要体现为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而金融科技的产业竞争效应则主要来源于“市场挤出”和“技术溢出”两个作用渠道。研究结论对于如何通过金融科技促进银行业有效竞争,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邮政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以邮政收入为指标,采用空间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邮政发展的空间表现特征,阐述了影响邮政收入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关系。本文采用了网络分析方法,结合QAP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特征,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网络,具有多重叠加性、稳定性的特点,区域经济主要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功能板块,在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中,梯度特征较为明显,而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空间相邻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资源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我国30个省级政府2006-2011年的财政收入以及地方税种为对象,运用空间面板德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性和竞争类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间无论在财政总收入还是具体地方税种上都存在空间竞争关系;第二,地方政府间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种地方税上存在策略互补的竞争类型,而在其他税种上存在策略替代的竞争类型;第三,人口特征变量、就业率变量、固定资产投资率变量、城镇化率变量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变量对特定或所有地方税税负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财政学视角,利用中国省际时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财政策略性行为的结构性特征,空间外溢性。研究显示,我国地区间财政政策相互影响,地方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存在策略性博弈行为,税收竞争选择物理空间相邻的地区为对象,而支出竞争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为对象,地区政府主动进行税收竞争和基本建设支出竞争,被动接收民生竞争。地区环境与社会等难以观测因素的变化会对临近地区的财政决策产生冲击,同时本文进一步估计了相关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量化了财政外部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空间合作、空间竞合三个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目前关于区域旅游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旅游资源竞争、旅游市场竞争、城市旅游竞争等方面,而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组织模式、旅游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西省83个县为研究单元.通过对2000 2008年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空间计量研究.揭示了陕西县域经济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陕西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指数和Moran散点图显示陕西各县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高高集聚型的县位于陕北西部,而低低集聚型的县则分别位于陕北东部和陕南中部;局部Moran指数显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正负两个“增长极”.分别对其周边的县起到正向扣负向带动作用.2000年以来,这种正向带动作用逐步加强,而负向带动作用则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路,研究我国30个省市2012年FDI与碳排放的空间关系。基于各省市19962012年的GDP数据,构建了一种协动空间权重矩阵,并分别采用简单0-1空间权重矩阵和协动空间权重矩阵对30个省市碳排放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检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在省域研究中引入空间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新的空间矩阵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模型拟合中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健 《财贸研究》2011,22(4):1-7
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中国内地31个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省域经济增长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废渣污染的减少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且这种作用逐年增强;废气污染大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废水污染大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说明经济增长摆脱了对其的依赖。另外,在实证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低估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路,研究我国30个省市2012年FDI与碳排放的空间关系。基于各省市1996~2012年的GDP数据,构建了一种协动空间权重矩阵,并分别采用简单0-1空间权重矩阵和协动空间权重矩阵对30个省市碳排放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检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在省域研究中引入空间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新的空间矩阵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模型拟合中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2-2016年间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引入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深入研究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空间关联整体上呈现出网络结构形态且关联程度逐年增强,在个体网络特征中各省份的网络结构中心度不一致,体现出非均衡的特点。在块模型分析中,省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可划分为净受益、经纪人、双向溢出和净溢出四个板块,各板块成员数量差异较大,传递机制明显,体现区位特征。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仓储型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仓储业的现代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仓储环境、利用效率、仓储业的空间分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仓储业选址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仓储业合理布局和发展,文章以广州市仓储型物流企业为对象,对仓储型物流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优化广州市仓储型物流企业的未来区位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广州市仓储型物流企业总体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仓储型物流企业主要集聚在市内的主要交通干道及机场和港口周围;老城区仓储物流企业密度相对较高;仓储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物流园区附近;交通、区位、产业关联、政策等是影响仓储型物流企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海艳 《市场周刊》2020,(13):0084-0085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本文选取2007年到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及散点图分析空间相关性,并选择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检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各个细分行业及国民生产总值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相关,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