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船舶配套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2/3,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因而,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在世界造船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依据产业集群与产业发展规模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船舶工业经过多年的基础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能力,金融危机后世界船舶工业调整加快,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契机显现。面临转型升级契机,我国应借鉴其他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经验,探索本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模式,并辅以支撑政策,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船舶市场处于新的发展时期,竞争日趋激烈,各造船国家都在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船舶技术,力求以技术取胜于市场.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相比在造船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大科技投入,开展船舶共性与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缩短中国造船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已成为加速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新船型、高附加值船开发能力,确保中国船舶工业长期稳定发展、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国务院《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的刺激下.近两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国际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造船大国.但是与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生产效率和船舶配套产业等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船舶融资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会议指出,中国船舶工业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发展优势显著的产业.未来十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通过制定并实施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提高中国造船工业整体水平,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随着船舶工业及航运业的发展,相信会给银行和航运企业及造船企业更多的合作商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船舶工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建造出口船舶、国内建造远洋船舶的贴息、信贷优惠、税收优惠上,也就是说,关于"在建船"的补贴、国债投入、建立造船基金等方面,均还存在一定的政策空间融资是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体现一个国家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造船企业建设ERP系统的必要性 传统的船舶工业由于技术简单、工作环境差、劳动力密集,一度被认为是夕阳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曾被列为淘汰之列.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船舶工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成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信息密集的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为提高船舶工业在21世纪的竞争力,日本、韩国、欧盟都投入了巨资,加快其造船生产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增加及改造流水线的自动化装备,ERP(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在各个造船企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复苏影响,促使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好转的积极因素将大于负面因素。对于我国船舶工业而言,未来时期的发展机遇应大于困难挑战。不过.欲实现造船产业转型升级,跻身世界造船强国行列并非“一蹴而就”的容易事,笔者认为.赶超世界造船先进水平需要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爆竹声声,辞旧迎新。 回顾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态势。面对今年形势.业内专家基本判断.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制造业的滞后影响将全面显现.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海运量增长低于新增运能的态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复杂。在上述背景下.去年年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适时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今后5年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规划”.我们感到“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引导船舶产业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系列船舶建造新标准相继出台,主要包括《油船和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国际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Ⅵ)、《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等。业内专家表示,这些新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国造船业来说,既是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韩国造船业可以说是有喜也有忧,喜的是主要经营指标继续稳列世界第一,船舶出口创历史新高;忧的是大部分大型造船企业未能完成年初所制定的接单指标.中小造船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3.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8,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entered the downturn period, with the weak global shipping market adding more pressure.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almost frozen, and the companies' busi-ness performances result turned in red all at once. While the industry leaders and experts were shocked at the weak-ness, the supporting industries of this sector, which used to be dependent on shipbuilding industry, have begun a quick development in Nantong, Weihai, Wuzhou and other places, stirring the "dead" shipbuilding industry. Just after the lunar New Year, as one of the ten re- vitalization plans, shipbuilding industry stimulus plan was issued, and the policy has a clear favor of ship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公司抢抓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造船总装化、生产社会化、配套本地化的现代化造船模式要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走求专求特、做精做强的创新之路,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全力打造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造船生产组织体系.加快推行两个一体化区域造船,逐步建立起以区域造船为特征,批量化生产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世界造船业必将是一个非常艰难和富有挑战的一年。根据造船市场行情演变及其发展环境的变化,对世界造船市场提出以下判断。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行业组织结构。愈发成为保持我国造船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本刊在本期推出涉及航运业、造船业兼并重组以及产业政策的一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和市场永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当市场不顾及政府的理性指引而经历非理性指数增长后作出“自由落体”运动时,政府纷纷拿出各种应对举措来改变市场运行的轨迹。为了应对这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些视造船业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新兴造船经济体纷纷主动出击,颁布或准备制订扶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将在造船业发展低迷时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发挥着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球造船产业经历了5年的超预期兴旺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于世春认为,金融风暴对我国造船业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下滑、航运指数跌落、船舶订单减少、承接增速减缓、融资信贷收缩、撤单时有发生”。在全球经济风暴的席卷下,中国船舶工业的“冬季”已来临。在“寒冬”来临之时,我国中小型造船企业或者民营造船企业应如何应对?他们怎样才能顺利“过冬”?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韩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一致认为,韩国的造船工业要以设计和技术开发为先导,取得突破,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造船第一。强大的设计和技术研发阵容设计和技术研发的成败关键在人才。韩国的大型造船企业在该领域拥有强大的团队。  相似文献   

20.
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造船业。造船业起步后,船舶配套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从船板、船机到各种配套部件,几乎是100%的进口货。一艘船建造完工交付后,韩国造船企业算算细账后发现,自己仅挣下了几个劳动力的血汗钱。这种切肤之痛使韩国造船人深深体会到要发展本国的造船工业,就必须同时下大力气发展船舶配套业,要尽快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