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涛 《浙商》2006,(12):102-103
秘籍之四: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这几年.随着“信用浙江”的建设.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不断完善,各家银行之间已经共享客户信用资源,把不良信用的客户列入银行黑名单内管理,使得“信用记录”对于一个企业格外的珍贵。每家银行在评价客户时.都把信用历史记录作为评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是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第三方征信机构的服务模式为研究视角,构建征信机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三方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第三方征信服务的作用及不同政策目标下征信机构的运行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引入征信机构服务会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市场贷款利率降低、信贷发放总量增加,但征信机构不同服务模式对信贷市场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2)征信机构最优的服务模式因不同政策目标而异,在征信机构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其仅向中小银行提供信用信息;在借款企业剩余最大化目标下,将同时向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提供信用信息;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将根据银行贷款门槛的差异程度而定。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目标是借款企业剩余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征信机构应选择第三种即向所有银行都开放有偿信息服务;未来随着征信服务业的成熟、市场的发展,民营征信机构成为体系的主体,利润最大化将成为主要政策目标,征信机构可采取第三种即仅向中小银行提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征信模式,即市场化征信模式、公共信用信息征信模式和行业合作式征信模式。市场化征信模式崇尚自由竞争,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可以得到普及和加强,行业发展的成熟度较高,但达到预期结果的时间较长,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还要防止行业寡头之间的勾结;公共信用信息征信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利用了某种公权力,比较容易地满足信用信息的权威、全面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使一国的征信体系在短时间之内建立起来,但因公权力而产生的运转成本、腐败等问题是该模式必须正视的问题;行业合作式征信模式的优缺点介于二者之间,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如何增加其中的竞争因素,促使征信机构转型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六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信息都已经实现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对接,如果一个用户无故欠费超过2个月,相关信息就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而这个记录将影响到是否对该客户发放贷款。据了解,目前央行已经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并已经责成各地人民银行和电信企业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模式大体有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市场化模式;以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中央信贷登记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模式。文章从各类模式的体系、组织运行、监督机制等方面比较研究,对完善中国信用征信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劳资关系恶性事件的频发,使劳资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表文旨在探讨通过激活人事挡案管理制度和建立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劳动者个人职业信用和企业用工信用体系,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征信体系中的信用信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云 《商业时代》2006,4(28):58-59
信用缺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缺乏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征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经验是必要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征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中外征信体系的比较,构建我国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田雨 《中国物价》2020,(4):21-23
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征信研究的前沿文献,并按照理论、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总结.首先在理论层面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等基础理论研究,其次在实践层面归纳总结了信用评价体系和指标、商业征信模式和大数据征信等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能的征信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郭奕 《商场现代化》2008,(2):301-30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对企业信用进行征信,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公开过程中,如何解决企业信用信息合法公开和企业商业秘密依法保护的法律冲突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予以调整。笔者在参照国外相关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在我国征信法律制度构建中寻求二者冲突的平衡点来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信用经济的起步以及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建立和使用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构建社会个人征信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和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分别介绍两者的内容和特点.分析探讨大学生诚信档案与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关系,提出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对策建议和其与社会个人征信体系衔接构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志忠 《商业时代》2012,(22):109-11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法治社会的内在体现,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健全的征信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当前我国信用缺失状况普遍存在,危害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建立与明确我国征信体系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本文指出,在现阶段征信体系建设宜采取"政府主导、央行牵头运作、有关部门配合"模式,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特许经营、商业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杨军 《商场现代化》2006,(8):286-287
构建金融征信体系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然而,人们担心侵害个人隐私权。各国征信法律制度都是在保护隐私和市场效率这一矛盾的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美国模式看重交易自由,认为牺牲一些隐私是融入并享受信息经济应付出的代价,采取分散立法模式;欧陆模式看重人格尊严,认为在充分保护隐私权的基础上才能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采取统一立法模式。中国应借鉴各国经验和教训,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商业信用法》。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关键在于构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为此要健全中小企业征信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央行征信平台,发展民营征信机构;建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加快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中小企业征信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14.
陈晶 《商场现代化》2005,(32):199-200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相结合的联合征信模式,政府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规划和立法,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建设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相结合的联合征信模式,政府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规划和立法,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建设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我国个人征信现状;发现存在缺乏系统的个人征信评估标准、个人征信档案的隐私保护力不够、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导致的社会大众的信用意识较低等问题;进而从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法律法规的完善、信用机制的提升等层面提出了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进程中,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扩大消费金融市场的瓶颈。本文介绍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现状与短板,总结了国外发达消费金融市场的征信经验,并从体系构建、法律规范、信用惩戒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贷款机构发现了学生信用消费领域的商机,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不良事件频发后又遭遇强监管,校园贷平台前途未卜。认为学生信息消费领域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不良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指出构建校园贷征信系统是解决不良校园贷的可行措施。主要贡献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信用消费供需的一手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系统梳理国内校园贷平台模式,指明做好征信、加强风控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了校园贷征信概念模型,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希望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日常交易行为的数据,判断其业务范畴、经营状况、信用状况、企业定位、资金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的大背景下,征信数据的共享和获取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业务运营和产品推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占有较大比例。为使中小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得到融资以及融资机构选择合适的中小企业,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征信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的特点,通过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融资征信评估方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用征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征信的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用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征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新型服务行业的征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社会对征信的监管要求越来越紧迫。本文结合山西省征信监管工作实际,分析考察了我国征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教训和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我国征信监管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