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鸣 《商场现代化》2007,(24):166-167
未来5年天津市的就业矛盾仍十分尖锐。为了把握今后天津市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力供求总量的演变趋势,必须预先对未来就业压力做出准确判断。通过数量分析与模型预测方法,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对实施对策性建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邈昕 《商》2013,(3):210-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律,这证明中国在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特定时期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直观地揭示了中国国内三次产业的比重和国内就业人员按产业分类的构成。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各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相比再减去1就得出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体现出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正> 济源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产丰富,而且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将始终存在,这是困扰济源市劳动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化调整,小城镇化建设,我国加入WTO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市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势必愈来愈突出。对济源市的就业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为济源市政府制定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特别是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产业结构、就业矛盾与人力资本效率展开探究,从分析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以及产业升级的相对滞缓致使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人力资本缺乏发挥作用的基本平台。基于此,我国应当积极落实供给侧改革工作,完善产业结构;同时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推动配套产业发展,以此为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提供基本平台与配套保障,提升人力资本效率。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升级的视域全面分析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的测算,综合分析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水平。实证研究表明,1999-2016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方向一致,但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变迁;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为最弱,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表现最为协调。目前,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产业存在过剩的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存在不足。江苏省需根据市场的需求格局,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变迁。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新疆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劳动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劳动力就业现状和问题、三次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文化水平,争取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企业发展,扩大择业空间;建立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有效信息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不仅在于产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还在于本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就业,这种隐性的就业机制是产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方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性,从乘数效应、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劳动力供需配对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爱芹 《商场现代化》2006,(20):208-209
产业结构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很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保证之一。为此,本文从三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了第三产业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西1979年-2011年时间序列为基础,运用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广西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对就业水平存在较显著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对产业就业结构的调节作用较弱;第一次产业产业滞留劳动力较大,第二次产业经济增长较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和评价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本文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辽宁省总的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符合奥肯定律,但拉动效应不大;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最强;第二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0)
本文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于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高素质劳动力的增多、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将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2.
关注“十五”河南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就业岗位不足,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将始终存在。这无疑是困扰今后我省劳动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加入WTO、城镇化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我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势必愈来愈突出。在我们刚刚迈入新世纪之时,搞好我省就业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对于政府制定我省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政策,特别是对于制定我省的劳动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工作,无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承荣 《消费导刊》2009,(3):132-133
就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十一五"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深层次成因,这有助于我国在困难条件下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进行有效的失业治理和实现"增加就业"这一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冶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近年来,在取得一系列产业转型成果的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现有劳动力资源供给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质量及结构的矛盾凸显。下岗、失业与就业问题并存。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基于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重点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资源枯竭对大冶劳动就业所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使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面临重新分配和优化调整,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其合理配置及优化凸显重要。广东省人口老年化程度正逐步加大,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广东应采取大力发展服务业、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环境吸引人才,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以扩大就业需求、创造就业岗位、留住人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优化。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董中杰 《北方经贸》2013,(12):185-185
进入信息时代,IT产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旺盛.与之矛盾的是,各级职业院校大量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被劳动力市场认可,导致供求不畅.因此,理清校企合作关系,深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各级职业教育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就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但与内地工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产业规模和层次仍然偏低。因此,新疆应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发展工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空间;发挥地缘优势,促进劳动力境外输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崔秀荣 《商场现代化》2007,(26):380-381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扩大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资源与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优化民营企业企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