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中国入世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即使在国内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只有采取“走出去”战略,世界贸易组织条件下的权利才可以享受到。因此,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研究,是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外承包工程为例,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7.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4.6%;有49家企业进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05年8月发布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相似文献   

3.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企业越来越普遍地从事国际化经营活动。正确选择市场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进入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基于这一领域的交易成本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折衷理论等尝试构建了一个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以期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企业“走出去”的多种模式(包括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并对影响这些模式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以广东格兰仕集团为例,运用影响因子分析其国际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上海写字楼市场正进入“城外的企业想进来,城内的企业想出去”的“围城时代”。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时代: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我们正处于这样的需求: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前,特许经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国内不少学者仅仅是将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对于特许经营的理论基础、特许经营与国际化经营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市场进入模式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企业通过特许经营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意义,为我国企业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为了提升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而文化差异作为我国各企业迈向全球市场道路上的拦路虎,使跨文化营销进入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跨文化营销的第一步——跨文化营销进入进行研究,在分析跨文化营销进入与一般营销进入区别的基础上,对跨文化营销进入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企业“走出去”的多种模式(包括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并对影响这些模式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以广东格兰仕集团为例,运用影响因子分析其国际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中国加入WTO,也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铺平了道路。在"走出去"发展背景下,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现有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也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国企业东盟市场进入模式现状、特点,指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角度出发,从三个维度分析了跨国企业进入模式决策,提出跨国企业的知识隐含性水平、焦点企业的知识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共同限定进入模式的可选择范围,企业国际化动机确定进入模式决策的最优解的观点,并且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风田 《商业时代》2003,(238):11-12
虽然“走出去”对我国意义重大,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数量与规模偏低,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直国门前面临审批、外汇管制、金融服务等内部约束,走出去之后又面临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国际营销经验、信息、渠道等外部挑战。只有对目前存在的各种体制与制度性问题进行改革,才能为我国未来企业大规模的“走出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曾国平  邓晶 《商业研究》2004,(3):104-106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决策 ,“走出去”不仅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对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抓住加入WTO的契机 ,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 ,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朱钰 《商业科技》2014,(1):151-152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效明显。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以及重要意义,并阐述进出口银行对企业“走出去”给予的相关支持,分析了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企业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2004,(8):28-31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指出,在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中,不乏有影响的企业,但“走出去”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尽管我国这些年经济飞速发展,但企业的成长依然趋缓,要成功“走出去”,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为企业进入WTO的成员国家或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新的机遇,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障碍,并提出跨越障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罗玲 《商业时代》2007,(3):23-23,29
本文通过对新产品“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两种策略的利弊比较,分析了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三个因素:企业自身实力,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所处环境,并据此提出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之全球经济的推进,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使得国家迫切希望企业“走出去”发展,企业想要“走出去”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的健全,还需要在外汇服务管理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照拂,双管齐下才能促进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更加顺利.首先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特征着手分析,进而分析在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的一些问题.最后就怎样大力促进企业顺利“走出去”探讨外汇服务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后续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与“引进来”相比,我国企业“走出去”无论是从规模、国际影响力还是境外企业的经营效益来看,都相对薄弱。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调研显示,立法滞后、多头管理成为了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们的企业主动地“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市场机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去,这是极为明智的举措。近年来,国内海尔集团、康佳集团、格力电器公司、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春兰集团、TCL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海外的品牌影响也日益扩大,应当说,这些企业为我国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出很多成功经验。充分调查论证,准确选择海外目标市场。“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有市场、…  相似文献   

20.
吕莹 《商业科技》2014,(18):200-200
“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外汇储备较大等比较优势都有助于旅游企业“走出去”。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尚不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存在产权不清、集团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当前应重点关注自身实力的提高,谨慎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