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货币经济学是传统的资产阶级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它探讨的是,货币在国际流通领域中转移换位的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均衡或失衡的经济决定因素;它分析的核心是,在各种不同的货币水位下,如河运用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相关变量,来有机地协凋国际收支均衡与国内经济稳定这两个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同这个命题联系在一起的,通常被称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或支付理论。凯恩斯以前的正统理论,基本上都是循着简单货币数量学说的原则,以均衡理论为依据,着重在流通领域中用价格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我国在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途径,指出以稳定名义汇率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为特征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对通货膨胀自我积累的推进作用;然后分析在外资流动的不对称性情况下外资流入、国内名主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联动性,以及作为反通货膨胀工具的冲销政策的有限性;最后讨论了基于斯旺模型的政策搭配理论,指出在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方面,应进行以形成可持续国际收支汇率和意愿结售汇制度为目标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3.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货币市场失衡的体现,一国经济增长不会恶化国际收支、人民币贬值不能有效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选取1994年-2010年季度数据,以货币需求函数为媒介,分析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如何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基本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国内信贷如何影响国际收支做了实证检验,得出外汇储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国内信贷负相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引入收入水平、汇率等因素,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引起货币需求增加进而引致国际收支顺差,并且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我国顺差压力。  相似文献   

4.
周丰滨  成磊 《北方经贸》2001,(3):121-122
现代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重新强调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其现点是,物价变动和经济活动最根本地是由于货币供应变动而引起的,经济和物价水平的最好稳定办法就是按照不变的适度把货币放到经济体系中。并主张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和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论凯恩斯“货币非中性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非中性论和与之紧密相联的货币供给外生论从理论层面彻底摧毁了作为“整个经典学派理论之骨干”的萨伊定理,构成凯恩斯革命的两大理论基石。非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运行常态,因此,深入研究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体系支撑。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货币性质理论的历史演进,探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货币非中性思想”,并解析其在凯恩斯革命中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主持的关于我国货币供求量理论研论会于5月3—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黄山学术交流中心召开。“货币供求量理论”是黄达教授承按并主持的国家“七五”研究课题。该课题组以货币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出发点,希望最终实现对我国金融理论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国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颀 《中国物价》2014,(9):45-48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而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却处于"双顺差"格局。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趋势重新抬头。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理论与国际收支理论相结合,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国际比较等方法,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浮动汇率被认为可以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然而浮动汇率制本身难以解决双边汇率易变性和偏离性的难题。目前,如何改变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持续十余年的"双顺差"国际收支格局或将发生趋势性变化,将对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顺差格局趋向调整和再平衡,以外汇占款为代表的货币供给传统渠道效应将明显减弱,而以影子银行体系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等为代表的货币供给新渠道作用逐步增强。建议:货币政策应根据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状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我国货币创造的影响;在制定货币信贷预测以及规划中,强化对新渠道的关注;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一旦外汇占款形势逆转,货币政策应及时随之逆向操作;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之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为:货币需求机制和汇率安排机制。前者最终通过国际储备表现出来,而国际储备又通过"汇率安排途径"影响基础货币,最终影响货币供给量。基于此,在汇率稳定目标下,要减轻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不适宜冲击,应主要从平衡国际收支和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并兼顾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供给扩张和收缩两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实证方法,运用2005-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揭示其传导机制,为改善中国的货币供给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 WTO 多边贸易体系下存在着因市场开放等因素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因此,WTO 赋予了成员为国际收支目的而采取进口限制措施的权利。这些规定主要涵盖在 GATT1994国际收支条款及其谅解中,这些条款不仅被发达国家引用过,而且更是被发展中国家所广泛引用。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角度对这些条款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目的是为我国在今后利用此类条款调节国际收支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欧债危机形成的根源,学者、政府和媒体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典型的观点有二元论、货币论、国际收支论、内在机制论以及结构论,这些观点为我们深入了解欧债危机提供了详细而丰富的参考。在深入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欧债危机本质上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实际汇率错配与国际收支失衡产物。欧元体制现存形式的内在局限,一方面是事前的预防机制缺失,另一方面是事后的应对不足,事发之后欧元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了危机的恶化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2007中国经济展望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但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预计2007年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保持“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局面。但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由于美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使得美元对全球供给过剩,而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持有美元,用本国货币购买企业的美元,产生本国货币供给过剩;对美国国际收支的非顺差国,为了保持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一致性,也要增加货币发行,从而导致整个世界的货币供给过剩。这种状况改变了经济周期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货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查找了相关数据,根据国际收支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期间,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怎么显著;而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并且它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与该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独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日元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4,(3):36-38
按照国际收支口径,通常把某个国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包括两者在内的“完全可兑换”。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构成,资本项目由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构成。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与储备资产项目和净误差遗漏项目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  相似文献   

18.
曾珠  白东辉 《价格月刊》2007,(12):50-53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以来,美国这个世界强国,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出现了逆差。尤其在近几年来,美国出现了贸易和预算的“双赤字”问题。本文主要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出发,分析30年来美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原因及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认为,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货币供给是受政府政策和货币当局影响的外生变量,“货币的变化经常有一个独立的源泉,它们不是对经济活动的简单反应”,因此,“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