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战游行阻止不了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无庸讳言,这场战争对整个世界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它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命脉--石油.根据德国的调查,伊拉克油田总价值1万亿美元,美国控制了伊拉克无异于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石油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5年,对全球航运业、港口业和造船业是特殊的5年,是应当大书特书的5年.在这5年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和海运量的急速增长,为国际航运,无论是石油干散货运输还是集装箱液化气运输,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贸易中,石油是最大宗的商品。七十年代以来,每年石油的出口量都有10多亿吨(1979年达到16.7亿吨的高峰),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在世界各类商品总出口货运量中,石油占一半以上。而且,石油国际贸易的运输距离一般较长,往往要远涉重洋,平均运程在万公里以上。如此巨大的石油贸易量和遥远的运程,是世界石油采区与消费区分布不一致的结果。一、石油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国际性的大量石油贸易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石油重点产区和重点消费区的变化,石油国际贸易的市场也在相应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这一阶段世界石油贸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石油出口的重点地区在西半球。当时主要  相似文献   

4.
刘志强 《商》2014,(15):137-137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上运输的便利,国家之间能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石油需求的日渐上涨,海上石油运输越来越频繁,油轮的巨型化,再加上自然和人为技术等因素,海上发生油污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亦越来越严重。其中,近几年尤以船舶溢油对海洋的污染令人担忧:2010年墨西哥石油案震惊了世界,演变成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事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补偿措施,使得被污染的海域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2010年,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1年,中国渤海湾相继发生了几起溢油案,影响最大的是康菲石油案,使得中国海洋生态又一次面临巨大挑战,一再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让海洋环境面临着空前考验,同时也凸显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软肋。  相似文献   

5.
关于石油定价权:中国的困境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欧美通过其成熟完善的期货市场基本掌握了国际石油定价规则,中国则依然处于石油定价中心的边缘位置,这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石油需求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中国也因为无缘石油定价蒙受巨大损失,面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中国只能被动适应,并且也遭受着由油价波动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通货膨胀的多种问题。关于定价权缺失的应对方法,应采取多元化策略,多管齐下,建设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开拓石油进口来源新渠道,减少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同时要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和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用肥、塑料制品、轮胎等诸多重要生产行业均离不开对上游硫磺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天然硫磺矿少.硫磺主要从石油炼制、天然气净化以及煤化工等行业的环保副产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黄成海 《商业时代》2005,(22):16-17
纵观美国经济,可以看出,美国把能源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难怪许多分析家都评论说,美国发动的许多战争都是“为石油而战”。从2003年世界各国石油消费量来看,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美国一个国家的石油消耗就占到世界的25.1%。但排名后5位的国家每年消耗石油的总和还不如美国的多,这足以说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世界近海石油工程业的发展经过了一波三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对近海石油工程的需求达到顶峰,而几年后落入最低谷;上世纪90年代后期,需求又开始上升,但到2000年又创下第二低谷;进入21世纪后,由于近几年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各产油国对海洋石油的开发,于是世界近海石油工程业再次繁荣起来,对该领域的产品需求大有创下历史需求新高的趋势.近海石油设施主要分为近海开采设施和近海浮动生产设施,目前世界的保有量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有涨有跌,但综合价格上涨幅度在2004年达到顶点,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高油价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首先是石油进口成本提高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其次是中国的出口伙伴国因受高油价的影响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第三是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0.
未来更多的航运需求将由中国这一世界加工厂所拉动,中国已成为世界航运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此而来,国内新增船舶需求市场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王一 《中国市场》2005,(1):34-36
<正>中国油气资源分析 对中国油气资源应持"两点论"的分析。一、中国是石油大国,虽然勘探难度加大,但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二、中国油气的"丰度"(每平方千米国土的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值、油气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2.
王兰才 《商》2014,(22):219-220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石油在工业中的应用也变得广泛了。所以石油价格也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1993年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家,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石油消耗国家。中国在走工业化道路,并且石油产业也变成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国际油价的变动会有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从1998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资料,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说明,油价和实际GDP、汇率、CA/GDP、消费者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3)
世界油气格局在近年来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分别是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和供应格局的变动;非常规能源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上的油气供应丰富了起来;最后环境气候问题也在推动着能源格局的变动,低碳发展需要能源结构的转变。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能源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石油对外依存度大,一半以上的石油来自于政治不稳定,风险高的地区,油气运输渠道过度依赖于马六甲海峡。中国也同样面临着机遇。非常规油气能源技术的进步使得世界上的油气供给量大为增多,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石油天然气供应市场,如何明智地选择能源合作伙伴,为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驾护航是意义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萃     
石油拉开了第四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越来越少的石油将对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为控制资源而爆发战争并不是新鲜事.20世纪爆发的战争大都因石油而起。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武器装备库。在21世纪的战争中,美国将是最突出的一个。有石油或天然气的地方就会有战争。战争”路线图”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触及世界各个角落,中俄经贸合作面临巨大挑战.受其影响,俄罗斯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俄政府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对中国采取积极务实的外交态度,积极推进中俄石油、电力等多领域合作.中国应抓住经济危机为中俄合作带来的契机,变挑战为机遇,加强中俄经贸优势互补,实现中俄经贸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将成为巨大的石油天然气消费市场。对此,俄罗斯政府有远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商看中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中俄两国将在石油天然气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一合作将把沉睡近10年的俄罗斯科维克塔凝析气田建设成为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10,(6):11-11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5月16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他说,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中国需求”成为大宗商品涨价的绝好理由,大豆、石油、铁矿石先后上演这样的情景。“面对自身对资源性商品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被国际投机基金操控的国际定价权,中国企业虽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  相似文献   

18.
巴西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也是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费国.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生的巨大能源需求,巴西的能源产量在过去十年己大幅提高,尤其是石油和乙醇的产量增长迅速. 一、巴西能源消费情况 近年来,巴西的石油、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2009年巴西能源总消费量为2.21334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消费占主要比重(达41.7%...  相似文献   

19.
贸易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反映了一国贸易的综合水平和发展潜力.贸易结构的变动,不仅关系着一国对外贸易的活动,也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要进行结构调整也是中国早日走出世界贸易危机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贸易结构的认识,了解影响贸易结构的因素,并且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田春荣 《国际贸易》2001,(11):41-44
两个月前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在扩展.国际石油市场受到的冲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石油需求骤然下降,油价也随之大幅下跌,油市迅速转向买方市场.尽管如此,由于事态发展仍处不定局面,欧美对石油需求的下降正促使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