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徙自由权是现代国家公民享有的重要的基本权利,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迁徙自由权同自由权和平等权关系密切。我国现行宪法并未规定迁徙自由权,而现实存在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严格限制公民享有这项权利,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进行,建议以宪法解释的方式在我国宪法中确立迁徙自由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户籍制度的弊端。同时,指出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应以实现身份平等,公民迁徙自由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把我国的户籍分成农村和城镇两部分,这种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诸如:管理制度不规范、对我国城乡居民的身份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对流动人口难以做到有效的统计管理等,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平等待遇的出现。因此,通过分析我国二元结构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保障格局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使城乡居民享受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导致城乡隔离和分割,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向城市的流动,延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构建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终极目标.根据当前实际,应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社会保障项目整合、制度完善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一个由酝酿形成到严格控制再到一定程度放开的历程,其基本特征是渐进有序地从隔离走向开放.从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看,人口流动和城市就业应逐步从区别待遇走向国民待遇、从户籍限制走向迁徙自由,特别是低素质劳动力应当获得同等的迁徙和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6.
迁徙自由已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宪法在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保护公民的迁徙权利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缺陷。文章阐述了恢复迁徙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迁徙自由的规定作了构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方向与重心应开始转向如何通过革除当前户籍制度的利益分配功能进而实现公民利益权利的无差别化待遇,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质量进而解决城乡教育的"二元化"等一系列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争发展的保障.如何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本国公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一组关系,是中、美两国政府及新闻界都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在行使新闻自由与维护国家安全关系方面的历史演进及法律制度的考察,试图揭示中关两国新闻自由的阶级属性与本质.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始,国家就致力于保障人民的权利。1954年立宪之际更是在宪法第一章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建国六十年以来,国家政治运行中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的利益,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人自由。然而在中国,严格地说自由权是一个舶来品,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缺失的。所以新中国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们不断地在理论上学习西方的自由权思想,在宪法政治下建构自由权体系,使自由权的理论研究和客观规制在当代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三化"协调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持久的推动力。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式制度制约在于:二元户籍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化境,不完善的农地产权制度弱化了农地等农业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完善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户籍管理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是现代社会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在现代社会中,迁徙自由不仅包括公民自主选择居住地的自由,而且也包括享受当地居民待遇的权利,禁止地方政府对移居公民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区别待遇。在中国,宪法中的迁徙自由条款与社会现实存在反差。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人口管理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制度.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历史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曾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二元户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逐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然而,改革目前仍处于试验性阶段,正面临诸多困扰,虽历经调整,但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总体上仍然有失公正与平等.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就学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阻力以及现行户籍政策本身在可行性方面的缺陷.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制定顺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将制度伦理分析引入到“三农”问题研究,是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基于制度伦理视角,“三农”问题是缺乏正义即自由和平等的制度缺陷在现阶段的集中反映。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眼于建构合正义性的制度安排,即制度安排要从法律层面上来确立和保护公民的自由、自由权以及基本权利的公正分配,预防和禁止制度歧视,禁止和惩罚侵害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和规则。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顺利推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在户籍管理、土地承包、农村土地征收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诸多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是制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有必要从法理角度分析这些法律制度障碍,并通过废除现行户籍管理条例、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条例以及严格界定社会公共利益等立法措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法律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路径选择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人的工资来说比较低、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因此,农民工在居住状况上呈现出边缘性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六种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存在问题分析,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表达自由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表达自由已经成为我国宪法尊重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是,表达自由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和自由,与其它的法律自由一样,表达自由的权利只有在保障与限制中取得。  相似文献   

18.
简议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社会保障权。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一直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不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三凄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要改进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构成了我国独有的军婚民事保护的法律制度。该制度在维护军婚稳定、促进构建和谐军婚家庭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以限制非军人配偶离婚自由权的方式来特别保护军人婚姻,其合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且在实践中,该制度也未能真正切实有效地保护军婚。本文通过对我国军婚民事保护制度的研究分析,提出对我国军婚民事保护法律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军婚民事保护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跨地域劳动力配置对于城镇化至关重要,而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限制外来务工者的同时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之际,如何支持劳动力跨地域配置从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当引起决策者的重视.结合美国给予工作搬迁的税收政策,本文说明了针对跨区域劳动力配置的税收激励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