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批评的世纪,它同样适用于中国,伴随着批评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批评领域的日渐拓宽,批评家建立批评学科的意识日益自觉,先后出版了一批批评学论著。此外,批评的独立,创作的多元,特别是文化意识的更新都对文学批评学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我们要想建构文学批评学还必须解决好“学科定位”、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的批判吸收、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学。  相似文献   

2.
王宏印的著作《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在对中西哲学、文论和译论进行相互阐发的基础上,对文学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对该学科前沿的许多学术热点问题作了系统的关照,提出了鏊赏性和研究性相结合的文学翻译批评概念,初步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是文学翻译批评学诞生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学的人类学批评何以可能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人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的人类学批评的实践已经发生的前提下,本对学的人类学批评的可能性作一个回溯性的学理分析,旨在阐明其认识论基础以及其方法论上的可靠性,本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发生认识论和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论述了学和人类学两个领域间在原始思维、实践-理论思维、艺术思维各层面上的联系,从一个相对独特的角度描述出学的内在发生大致符合人类学发生认识规律的理论轨迹。  相似文献   

4.
本批评地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高度地概括了生现代主义学的特征并对之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思想和发展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包括他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及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改良思想等。在此基础上,与加尔布雷思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和社会改良思想进行了比较,并与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对制度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分析进行了比较,提出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思想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郭沫若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除了借鉴“导泄法”和“升华说”以外,还特别从探测和描绘人物的“潜意识”心理找到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从而把心理分析学和意识流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郭沫若有节制地使用精神分析这种批评方法,弥补了传统的社会-历史-美学批评模式的不足。郭沫若值得称颂的地方,就在于既能汲取营养又能注意“纠偏”,不断发展自己的艺思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与过去的人物理论批评的比较,本文构建了一个全新人物批评模式--文本人倾向批评.倾向批评提供给人物批评家两个基本的批评测度--量度与强度,并揭示这种测度的文学意义,使得人物批评开始彻底地走向多元化,最终揭示出这种批评的艺术旨归.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影响痕迹。通过阅读原著,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后现代批评的"解构"为比较视点,在后现代多元语境中对有关批评的理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梳理,提出包括结构主义、解构批评在内的众多批评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有所借鉴,同样,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对其他的批评方法有所吸收与整合,因此,与其说存在某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不如说存在着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影响痕迹.通过阅读原著,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后现代批评的"解构"为比较视点,在后现代多元语境中对有关批评的理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梳理,提出包括结构主义、解构批评在内的众多批评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有所借鉴,同样,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对其他的批评方法有所吸收与整合,因此,与其说存在某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不如说存在着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10.
"味"范畴在清代词学中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味"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味"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味"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后,其实并未得到大量运用,而发展到清代,它成为了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其承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及对词味创造与生成的探讨上。上述两个维面,将"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