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研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是指在正向心理学或积极心理学(postive psychology)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能力水平增长的具有正面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或机制。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价值意义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几个方面。高校通过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测试、开展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普查并及时疏导。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辅导员如何通过有效积极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是当前辅导员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其在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中的运用,以期对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当前中国多数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创设积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按照“树立意识—激发行动—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志  杨鑫铨 《企业家天地》2012,(12):111-112
受传统心理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关注大学生的消极面,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潜力的开发和发展,更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我们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的积极元素,构建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级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抽样分析湖南省有代表性的10所全日制高等学校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旨在促进高校及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于整个大学过程中,帮助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股新思潮,它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旨在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因而,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是积极心理学阐述的要义。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幸福研究必然要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探讨能够促进对幸福本质的认识,将为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谈心谈话是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谈心谈话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积极品质与潜力培养等,而积极心理治疗是关注个体积极方面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为谈心谈话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在北京高校大学生谈心谈话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效应与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而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显著的效果。对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机制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因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他们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水平较高、消极情感较低;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完整的育人观念,因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探寻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对心理亚健康学生进行积极干预和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教育的现实,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舆论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紧急程度评估、身体和生理评估、心理测验评估、心理危机水平评估等内容。在评估基础上,以预防为重点,挖掘生命教育内涵,构建并运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科学采用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促进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已成为体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的热点。该论文试图通过乒乓球课堂教学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48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乒乓球教学显著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心理疾患率显著增加。本文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积极影响的探究,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存在的心理疾患,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减轻大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塑造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也为提高和改进普通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注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旨在发现考研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干预考研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北京、芜湖、无锡等地几所高校的501名考研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非考研大学生;考研应届本科毕业生因专业类型、家庭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考研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发展的状态。传统的心理健康研究与评定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取向模式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而不是研究健康状态。这种做法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背离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完整的育人观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体育活动,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积极经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达到“心理扶贫”的目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积极心理学中希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启发高校从积极的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肯定、心理健康与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希望呈正相关;忧郁与路径思维、希望呈显著负相关;焦虑与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希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以独特的视角研究人性中积极方面,强调心理学的价值功能不仅是对问题的修补,更是对积极心理生活的建构,积极心理学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需要,对中国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律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旨在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效果突出、适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教育对策模式,并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积极心理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关于人类幸福的科学,其倡导心理学积极取向,以研究人性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其使命是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其终极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