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未富先老”,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们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但其在发展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医养分离与资源对接困难等诸多困境,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理念、政策、制度、人才等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养老观念、施行优惠政策、优化政府职能、整合人才队伍、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等方式加以完善,从而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不断增长,但是年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长期存在争议。利用四川省成都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超大样本数据,采用OLS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基于医疗需求行为的视角将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划分为先决因素、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能促因素,研究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变化特征。人口年龄变化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医疗总费用也一直增加。大约59岁是医疗总费用增长高峰的岁数,约47—63岁是医疗总费用增长最快的年龄区间,约71岁后到临近死亡时还会有医疗总费用的快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的幅度不会超过47—63岁的这个医疗总费用增长高峰区间。人口年龄变化对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对药品费用的影响是先降低再升高的"正U型"变化特征,年龄对检查费用增长的影响是一直持续降低变化特征,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检查费用增长的影响在降低。医院等级、报销比例、起付线、住院天数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不同类型的医疗费用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最后,就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年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提出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长期护理险在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满足老年人群的长期护理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我国国情,开发老年长期护理险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切实立足市场,并充分研究我国需求人群的特点,同时,必须努力挖掘市场需求、扩大覆盖面、给更多老年人提供护理保障,以达到最终全面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目的。只有健康、全面、快速的发展,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险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护理保险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随着老龄化浪潮的到来,一些国家已相继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在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已发展比较成熟了,而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则刚刚起步,处于供求脱节状态。本文从需求方面分析了影响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发展的因素,并预测,随着需求和供给很多因素的变化,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将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保险产品,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市场会逐步发展并完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医疗主体为什么将"过度医疗"以药养医"做得大行其道,以至于政府束手无策、患者无可奈何,甚至主体中的医院叫苦不迭、医生感觉委屈。疾病的特性决定了医疗服务的被动性,医疗的特性决定其"城市偏好",就医秩序错位形成医院运营成本增加的"不倒翁效应",甚至导致医生的困惑。面对这一难题,不可能指望医改"包医百病"、一劳永逸。要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必须利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增加医疗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控制医疗成本、引导有序就医、加强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7.
新农合可通过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来影响参合农户医疗消费。当CHNS调查数据排除掉新农合逆向选择问题时,道德风险和诱导需求则共同决定了参合农户医疗消费,那么,系统地研究新农合道德风险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就可以间接推导出诱导需求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降低了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导致患病率略有上升,医疗服务需求小幅上升;另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能够及时就诊,其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所降低的医疗消费量,相当于农户因新农合承担部分医疗消费而增加的医疗消费量,由此可知,参合农户增加医疗消费的幅度较小。因此,大幅上涨的医疗消费归因于医生诱导参合农户消费更多医疗服务,并且诱导需求主要发生在医治小病(门诊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8.
资源不足、设备落后、缺乏现代化高科技产品、服务水平严重滞后,是我国医疗服务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必将加剧目前医疗资源不足、设备落后与需求扩大、要求提高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速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笔资金以及高效的管理策划,而风险投资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护理需求日益膨胀。2000年4月,日本实施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为解决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提供了新的保障和可能性。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上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本文阐述了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借鉴日本经验,基于我国国情提出建议,旨在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照顾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公共医疗保障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破解我国养老难题已不仅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医养融合”是一种集医疗和养老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我国养老和医疗资源,满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刚性需求.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筹集资金,加快“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建设速度.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PPP模式引入我国“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建设融资体系,不仅能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双赢,还能提高我国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发展,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问题开始凸显。为应对老年长期护理费用的筹资问题,部分国家率先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对日本和韩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背景、筹资责任、给付方式、政策效果、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围绕学界存在的主要争论,对比目前中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条件,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应该是首选,而需要率先在中国建立起以"失能老人补贴+护理服务"制度为主的长期护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龄人口的生存状况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而北京又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本文以密云县老龄人口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分析当地老龄人口的收入与支出状况、生活和健康及医疗状况,结果表明:当地老龄人口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且其收入构成多样化、城乡养老及医疗保障差别大、慢性病患病率高、情感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其根源主要在于老龄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差异大、医疗保障起点低等,进而提出了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做好老年福利设施建设规划、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养老压力巨大。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实施了60年,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急需对此进行改革。文章全面分析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开展“倒按揭”很有必要,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急需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社会养老功能,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正在促使老年人寻求更多可自行支配的经济来源。同时“倒按揭”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保险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倒按揭”在我国还很难全面实施,在实际工作中还将解决一些问题,如产权问题、观念问题、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对我国,特别是对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挑战.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过亿。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国家需要不断地注入财政资金,扩大公共养老金支付规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需求。通过综述不同学者对中国养老财政支出与负担方面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有关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的分析,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是养老财政支出研...  相似文献   

17.
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急剧提升,导致大量老年人孤独、贫困、需要照料,同时全国各种福利型养老机构极为缺失.中国养老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急需一种合理的养老模式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通过对农村养老的现状、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及今后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贸易失衡与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也是中国面临的两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等相关理论,建立出人口年龄结构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基本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1994年—2009年的省(地区)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少儿人口的增加有抑制贸易失衡的作用,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剧贸易收支的波动。今后,要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鼓励增加少儿培育的投入,扩大内需、减少贸易收支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堪重负,由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组成的社会养老体系正在探索中。在这养老模式变化和调整时期,老年群体应树立积极养老的观念,提早备老,提高自助养老、互助养老和受助养老等素质,从而增进养老的质量,促进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