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经历了从追求“同步富裕”到探索“先富带后富”的实践历程。面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并阐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有彻底反思“共同富裕”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不断完善“共同富裕”的带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我们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决不是两极分化。 什么是共同富裕呢?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构想,进入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好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1—162页,以下引文注页码不注书名的均指本书)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之所以对人民群众具有凝聚力,就在于在它的旗帜上标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共同富裕目标应包含“富裕”和“公平”两个子目标;按“四、一”分法可划分为“途径”和“目标”两个层次;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两个途径之间,有主从、轻重之别,前者决定后者,故前者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最根本徐径。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先富,鼓励先富;二是先进帮落后,先富带后富。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没有先富,就根本谈不上带后富,但光有先富而没有带后富,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直放在第一个方面,现在是该重视第二方面的时候了。先富与后富差距拉的过大或者时间拉的过长,就会出现问题。邓小平同志说:“富的愈来愈富,穷…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但实现共同富裕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又要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定义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种关于共同富裕的明确定义。许多学者习惯于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当作共同富裕的定义加以传授,而实际上这只是邓小平对共同富裕实现步骤的一种构想。如果我们连什么是共同富裕都没有搞清楚,那么我们又怎样去实现它?因此,对共同富裕的定义进行一番求解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这一思想,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它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思路。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一观点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的经济体制提出来的,是非常正确的。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应该从质和量的规定性上把握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现实性,应该从经济制度、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便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发展土壤和实现条件,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具有内在规定性。就本质特征而言,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富裕;就实现难度而言,共同富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就覆盖面而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就实现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就永续发展而言,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式;就实现的内外部环境而言,共同富裕是靠和平发展实现的共同富裕,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路径方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方式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明确阶段性重点任务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坚持正确方法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指社会主义价值主体———人(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通过自觉的行动或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认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在邓小平看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法律范围内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由先富逐渐过渡到共同富裕,并且还需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方面,邓小平与毛泽东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以“合作化”为核心的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中国农村亘古未有、翻天覆地的大剧变。这场“剧变”的发生与中共领袖毛泽东本人的“农民情节”、“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想有密切的联系,关爱农民、“共同富裕”是其大力推动“合作化”的感情基础、经济理论基础。本文试图探求这种关系,即“农民情节”是其倡导“合作化”的感情基础;“共同富裕”是“合作化”的理想愿景;“合作化”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三论慕继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不能以少数人的福利水平、富裕程度来衡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使中国的大多数人受益才是有真正意义的。但发展有一个过程,表现出先富后富的阶段性特点和非平衡性特点。一、“共同富裕”目的论资本主义惜助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精辟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然而共同富裕的目标远未实现,仍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思考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科学阐明了高等教育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中,“解放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目的。二者都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中。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的要求,是事物内部质的规定性。既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它就不只是某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只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目标没有变,就要不断解放生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南京财经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处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于12月1日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开幕式上,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许承明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杨圣明致开幕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致欢迎词,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出席并讲话,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与会发表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发展、和谐”的主题,从多方面、多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当前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与中国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刘国光教授从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形势,强调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方针。经过近30年的改革实践,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大大拉开,但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对于经济的大发展,暂时是有利的;同时也带来深刻的社会矛盾,引起公...  相似文献   

17.
讨论如何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问题,应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实现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依然存在的现实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则会妨碍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发展民营经济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的增殖逻辑并不必然带来共享逻辑下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同:创造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协同的条件,建立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扩大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间的命运共同体,优化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成果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就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认识共同富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市场经济与社会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入手,对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体价值观,作了必要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四大特征:(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2)个人奉献的大小,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3)“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价值行为的根本原则;(4)“两个文明”一起抓,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和价值运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等重要观点,并对我国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章论述了学习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意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涵义和实现途径;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的关系,防止两极分;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