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家庭财富配置和增长的基础,住房财产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住房财产与家庭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居民住房财产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住房财产占有对高、低收入组家庭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住房财产的占有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效应,能够带来家庭收入的增长;住房财产的离散程度远远地大于家庭收入离散程度,居民住房财产占有的差距较大;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更多受制于家庭个体特征因素,高收入组家庭的收入更容易受住房财产影响,并进一步解释了住房财产占有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住房消费融资模式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构建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公积金关系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公共住房融资模式绩效。实证结果表明,在总平均、低、中、高收入家庭,公积金缴存额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弹性均为正值,公积金与住房支付能力同向变化。高收入家庭的公积金缴存额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弹性是最高的,而低收入家庭的公积金缴存额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弹性最低。这说明在我国公积金对高收入家庭福利的贡献大于中、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得不到保障,而高收入家庭获得的好处更多。所以今后应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对公积金制度实行收入层次分段制,不断完善公积金制度与公共住房协调配合的机制、设立健全公共住房基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围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化的命题,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比较和中外比较,可以看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首要前提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居民的个人财产,侧重点在于增加居民的动产性财产收入,根本途径是把居民的收入剩余转化为个人财产并为居民的财产再投入开拓广泛渠道。  相似文献   

4.
住房制度改革能否成功,关键看居民(职工)的收入和承受能力。在多元化收入条件下,不同阶层的收入是不同的,政府在把住房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过程中,对中低收入阶层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理顺房价,实行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5.
住房制度改革能否成功.关键看居民(职工)的收入和承受能力。在多元化收入条件下.不同阶层的收入是不同的.政府在把住房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过程中,时中低收入阶层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理顺房价.实行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6.
知识文摘     
《新智慧》2001,(5)
一、关于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的住房产权问题 对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规定,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企业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其产权按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国家税务局印发的《城镇住宅合作社管理暂行办法》(建房[1992]67号)的有关规定及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办理。企业应当按人(户)分设备查簿进行辅助登记,长期保存。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除“三线”搬迁、灾后重建、接收移民等国家规定的特殊情形以外,企业不得再为修建、购置职工住房提供  相似文献   

7.
目前内需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预期收入下降或增长不快、预期支出增长。为提高国民消费水平,应调节消费者消费心理高速宏观消费政策,有步骤、分层次地适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开拓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促进居民住房消费,深度开展服务消费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受到市场与制度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既加剧了贫富分化,又影响了社会公平,因此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进行调控势在必行。我国应借鉴国外调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强和完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社会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的调控,有效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的基本情况,认为目前房地产税收体系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进程。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税制,房地产税成为了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现阶段,我国应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提高房地产税收法律法规层次,通过合理匹配"租"与"税",对现行涉及房屋和土地在开发、交易、保有环节的各类税负进行清理或者归并,将居民个人住房纳入征税范围,以及提高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流转环节的税负等,使房地产税收体系逐步成为地方财政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有效调节住房需求和财产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合作建房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经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面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住房保障性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目众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的情况下,本文就合作建房在我国住房供给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财产权利长期受到抑制和侵蚀,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不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在于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房地产权和金融财产权.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土地财产“实体”权、公平交易权和增值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的房地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房地产抵押权和自由交易权;赋予农民更多的金融财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金融服务享有权、金融产品选择权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居民住房自有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美国的有关统计部门在统计本国居民居住情况时,主要使用的是“居民住房自有率”的概念。按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口径,居民住房自有率是指在所有居民居住单位中,拥有居住房屋产权的居住者的百分比。美国的典型城市中,“居民住房自有率”与“平均房价/平均家庭年收入”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是违法的行为,城市居民作为购房人不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只能有不当得利的请求权.但法律实证主义绝对化易形成"恶法亦法"现象.所以当恶法影响甚众时,仍以法律实证主义剖析现实问题可能并不妥贴,因此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一个是推进进城务工农民的市民化;一个是推进城郊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集中化。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需要有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能在城市二、三产业就业;二是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家属能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够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放弃两个权力:一是农村耕地的承包权,一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实现这“三保障、两放弃”的农民才是真正的城市化的农民,实现“三保障、两放弃”后的城市化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陕西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诸如财产性收入水平低、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为此,保持经济稳定发展,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培育居民理财意识,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尤其体现在地方政府上。在这个问题上,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认为增加"付得起"住房的供应是解决无房危机的关键。付得起住房是适应中低收入者的住房的需要,支付的费用低于市场价的房子,包括租赁房、临时过渡房或产权房。加拿大多伦多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特别是政策执行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取向及其执行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养老金调整机制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环节,对我国退休职工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历了养老金的不断上调后,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日趋成熟,但仍存在地区间待遇调整差异大、缺乏有效激励和公平等问题,导致中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影响了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研究养老金调整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养老金的合理分配,确保我国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回顾了以往对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研究成果,收集了近几年养老金调整机制运营的成果数据,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我国养老金需要协调好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三者的关系,同时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及制度化的正常调整机制,实行分段延迟退休的政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财产性收入作为财产的衍生物,具有"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如不加以调控势必会加剧城乡差距,这与实现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不符的。因此必须正视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分析造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