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均采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评价一国的贸易国际分配水平。本文系统地揭示了贸易条件指数在反映贸易利益国际分配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国内外贸易利益研究领域首创性地研究开发出一组新型的贸易条件指数(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综合指数、服务贸易利益分配指数、新产品出口利益分配指数和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益分配指数);并利用改进的出口、进口价格指数计算方法系统地计算了中国1995-2005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利用1995-2006年进出口价格指数(2006年采用商务部公布数据)及相关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相关指数;同时揭示了我国各种贸易利益分配指数的变化特征;在对中国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系数及多元动态回归计量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作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均采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评价一国的贸易国际分配水平.本文系统地揭示了贸易条件指数在反映贸易利益国际分配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国内外贸易利益研究领域首创性地研究开发出一组新型的贸易条件指数(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综合指数、服务贸易利益分配指数、新产品出口利益分配指数和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益分配指数);并利用改进的出口、进口价格指数计算方法系统地计算了中国1995-2005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利用1995-2006年进出口价格指数(2006年采用商务部公布数据)及相关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相关指数;同时揭示了我国各种贸易利益分配指数的变化特征;在对中国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系数及多元动态回归计量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作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均采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评价一国的贸易国际分配水平.本文系统地揭示了贸易条件指数在反映贸易利益国际分配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国内外贸易利益研究领域首创性地研究开发出一组新型的贸易条件指数(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综合指数、服务贸易利益分配指数、新产品出口利益分配指数和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益分配指数);并利用改进的出口、进口价格指数计算方法系统地计算了中国1995-2005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利用1995-2006年进出口价格指数(2006年采用商务部公布数据)及相关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相关指数;同时揭示了我国各种贸易利益分配指数的变化特征;在对中国贸易利益国际分配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系数及多元动态回归计量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作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说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中获取的实际利益却相对较少。本文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定义和利益分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利益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服务贸易至今在全球价值链上仍旧处于低端位置,为改变这一局面,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进而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两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服务贸易利益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贸易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表面看,中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实际上,跨国公司是中国出口的主导者。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多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或重要零部件的供应来源,中国成为制造业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这种分工格局极大地推高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也推高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而巨额顺差下中国实际的贸易利益远远没有数字显示的那样多。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持续放缓,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企业遇到空前的内外部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全面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进出口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贸易理论中,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的分歧反映了经济社会追求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冲突。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改善资源配置并提高各国福利水平,虽然可能造成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但效率更为重要;保护贸易理论则更关注贸易利益在国家间或国内部门间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而将保护贸易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问题置于次要考虑。事实上效率与公平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目前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难以推进的症结主要在于未能建立起公平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因此全球贸易自由化必然是在曲折中前进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对参与各方的经济促进作用都很大,但是贸易利益的分配在国家间是不均衡的。中国对美国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获得了很大的顺差值,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都在增加,但是美国在利益分配上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地位使美国能够更多的获得贸易利益,并使得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贸易摩擦中,社会倾销论的流行,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利益中的分配必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劳工标准的决定机制,是贸易摩擦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高低,是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因此,发达国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决定因素。然后,基于1998~2005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数据,采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价值链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及其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后得出,价值链分工比规模经济更能提高行业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使一国或某一行业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不同行业在参与价值链分工中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其资产专用性强,使得其在参与价值链分工过程中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幅度较大。加工贸易作为我国介入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式,应该致力于提高要素资产专用性和优化要素结构,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外贸利益的漏损是国际不平等贸易利益分配在发展中国家的体现。马克思认为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际不平等贸易将逐步消失。但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市场垄断、知识产权的滥用、贸易壁垒和供求影响因素的凸现,都强化了贸易的不平等趋势。因此,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国际不平等贸易的当代趋势和特点,立足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努力探索打破国际垄断、提升国际竞争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贸发展较快,但竞争力相对不强,即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阶段。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有待加强,进而从技术创新、贸易结构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外贸做强的因素,并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中国制造发展模式、优化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做强外贸经营主体、引导外贸秩序有序进行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力图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依据企业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的平衡原理,分国有外贸企业为大型、中重和小型三种规模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国有外贸企业的可能出路与走向,回答和解决生存发展问题,以期使外贸企业能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寻找好自己的定位,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外贸持续失衡的成因探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产品内分工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中国外贸失衡决定性因素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间产品进口额的上升以及中国利用FDI的增加是中国外贸失衡的决定因素,而所谓"人民币低估"等并非中国外贸失衡的影响因素。据此本文认为,以典型的"外资嵌入型"方式全面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充当"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是中国外贸失衡的根本原因。由于决定性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外贸失衡具有长期性,所以"缓解"的措施应从引进FDI的产业政策导向、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培育自身高级要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减弱,中国外贸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下降,从近三届广交会的情况可以看出,外贸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外贸企业只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在未来的全球贸易竞争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贸企业的产业趋势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创造品牌价值、建设创造基地、全球贸易定位等,是对我国外贸企业加快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投资和贸易增长相对于危机前大幅萎缩,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回流本土,或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呈现本土化、区域化趋势,但中国吸引外资仍逆势增长。其根源是,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动机,分别是成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中国虽然综合成本在上升,但产业配套齐全高效,在吸引成本导向型投资上仍具有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具有超大市场规模并持续增长,对市场导向型投资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应对全球价值链的加速重构,中国一方面要致力于降低综合成本,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状况。近几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机电产品中电子电器产品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深入分析我国电子电器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的情况,笔者对电子电器产品的三种贸易条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测算了1996~2011年电子电器产品各类贸易条件指数,分析其变动趋势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产生何种冲击?本文认为,此次疫情已给我国外贸和就业以及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严重不利的冲击,需要保持中国出口增长,以支撑进口和就业增长,平稳产业链。此次疫情下我国的内外部经贸环境更加严峻,与2003年“非典”时有着很大的不同。稳就业是当务之急,而稳外贸、稳外资是稳就业的关键支撑力。此次疫情加剧了我国巨量高校毕业生叠加农村城镇化大量人口的就业压力。纾困举措:(1)稳定出口市场维护全球供应链,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2)遏制住疫情,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企业减税降费、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成本和扩大消费;(3)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升营商环境,通过稳外贸和稳外资提升就业;(4)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公共产品服务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5)教育部可根据高校实际招生能级,授权其适度增加研究生招生比重来缓解毕业生集中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给全球明确传递出"新"的动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这种变化必然会引起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所秉持的"保护"态度也必将激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频现的背景下,力促中国与相关经济体间以建立自贸区的形式,促进双方贸易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借助"贸易便利化"理念促进中国与其他地区、国家间自贸协定的签署;从微观利益目标扩展至宏观区域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贸区经济服务功能;并以贸易便利化为首要目标,持续深化自贸区贸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