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新时期,民办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积极创新教师师德师风培育机制,强化民办教师队伍的学习力度,健全教师人格,倡导奉献精神,完善民办院校教师物质保障机制,从多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布局中,民办幼儿园占有绝对数量,无论是从园所数量还是幼儿入园人数,民办幼儿园均超过了公办幼儿园,成为事实上的学前教育机构主体力量。西安市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运行中主要存在发展不够均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滞后,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随意性强,民办园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不顺,有大量没有办园许可证的"非法"民办园等问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审批和淘汰在内的广义准入制度。在准入制度建设方面,要充分肯定民办幼儿园的作用,提高其的入门"门槛",严格把好"入门关"。对民办幼儿园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把收费和类别挂钩。对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采取政策扶持措施,用制度创新切实解决好民办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燕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5,15(z1):172,175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立校之本.针对目前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可借保持先进性教育时机,全面推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师风管理体制的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分层次,有重点的全面推行师德师风建设,以促使师德师风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原则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才能有力地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赵志梅 《全国商情》2012,(20):77-79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根本建设,是学校的政治生命线,而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中存在着爱岗敬业精神不强,缺乏奉献精神;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热情;思想观念淡薄,缺乏教师的职业道德;好高骛远,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对此,文章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对中小学生德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极少数人师德师风欠缺,不仅损坏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本应有的形象,还给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有学校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因此,对症下药,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制度,对于建设一个完善、长效的师德师风体系,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中小学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视野下,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双师”型教师素质培训管理中的不同与差距,分析在教师准入制度、培训保障机制、培训实施过程、培训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加强内涵特征建设、规范准入机制、提高能力判别标准、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经验借鉴,为”双师”型教师素质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举了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师德师风现象的原因,并从教师自身和学校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队伍的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更是提高师德师风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应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但是课程思政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理论知识还未更新、思政课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间协同育人能力不高、对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育德思维和育才能力,加强教师培训,促成思政课教师与通识课、专业课教师结伴而行,形成一套与时俱进的考评制度,锻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队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而且是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高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三平精神"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剖析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挖掘新时期师风师德的内涵和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创新载体和长效建设机制。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把握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创新形式,探索师德评价网络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师德评价制度的合理长效机制,力求找到师德评价的创新载体和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的职业之魂。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一个紧迫的现实话题。  相似文献   

14.
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对人的"知、情、意、行"这四个因素的共同培育,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理念和实践中强化教师的师德认知、培养教师的师德情感、激发教师的师德意志、养成教师的师德行为,以培育教师的优秀人格。制度是培育教师优秀人格的重要保障,制度伦理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资源,依靠道德的制度能够培养有道德的师资。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引入制度伦理,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规范的功能、协调的功能、整合的功能、评价的功能等正面的调节功用,这些功用也是实现高校师德建设出效果、上水平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因为制度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制度伦理环境的不够完善,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存在较长时间内主体缺位、日常重业务轻思政、缺乏对思想状况的实时跟踪评估应对机制等主要问题。党委教师工作部在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应从整体谋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师德师风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教师思政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建设是师德建设.师德建设在高校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所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修养,也关系到教育创新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高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体现的是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的责任,是高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保障.针对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高校应通过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理论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加强师德修养建设;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完善师德建设的管理机制,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舆论引导,激励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本文尝试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创建优良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风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章探讨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应起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教师作用弱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个性化发展是是国家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要,是高教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利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和展演活动,努力创造去国外学习的机会,是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