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解说东亚发展的精神支持,这是东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韦伯式的问题”。涩泽荣一创立日本第一国立银行,有“日本资本家之父”之称,为日本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涩泽荣一主张:商人之一生当如穆罕默德一手持剑、一手经卷那样,一手持算盘,一手持《论语》,以儒家精神指导工商经济活动。他说:“从来学习《论语》者,皆将仁义道德与生产殖利分为两物,此乃大谬也。必将合二为一,方得其真旨。”东亚传统文化在他那里被“圆熟”地与经济事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腾飞,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日本民族渴望成为强者和务实的传统心理对其企业文化的影响,以“忠”“和”为核心的民族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也有深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中的中心范畴。它是人格的规范,又是政治理论,既包括对人的内在要求,又是评判社会的价值尺度。“仁”把个体道德修养和变革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真、善、美均统一在“仁”中。孔子仁学思想现代化的可能性有:一是仁学的内在精神要义使其现代化成为可能;二是仁学与时俱进的品质使其现代化成为可能。孔子仁学思想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孔子仁学思想有益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第二,孔子仁学思想有益于人与人相和谐。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然而,纵观130多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到目前为止在经济技术上真正实现了赶超的只有日本。作为第一个非白人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日本能给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与其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怎样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呢?本文力图从内在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即从“人”和“文化”的因素入手,来探究日本崛起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美国老年教育灵活且全面、日本老年教育与福利相结合,青岛市的“智泉”品牌建设、苏州市建设现代化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发展实践方面的经验和特征,为马鞍山市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在法制保障、均衡发展、经费筹集、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探讨的热点。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现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拥有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可以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情因景生,主观的情感与客观自然交融互渗,成就艺术的意境。诗文的意境美表现为诗情、画意、哲理。诗文的意境从审美功效上可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意境创构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战后农地改革的成功对日本农业现代化起了巨大促进作用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战后日本的农地改革,确立了以自耕农为核心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成为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二战后,由于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迫使资本为了谋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得不采取排除地主制的措施,进行土地改革。日本政府在1945年11月24日颁布的《日本农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两国司法独立的相对性体现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法官任命权、国政调查权、违宪审查权等方面。而中国语境下政治权力视野中司法独立的相对性更多地表现为“党司”关系的不对等性,具体体现为“司法党义化”、“个案监督”、“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等方面。司法独立的相对性不仅是一个中国近代历史语境的话题,更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科技交流已经成为维系我国与邻邦日本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2012年6月21日假座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2012年中日科学技术研讨会”,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日本技术士会近畿本部间友好合作的重要象征,也是汇聚中日工程技术智慧、增进民间工程技术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论坛所展开的热烈交流,既造福两国人民,更受益人类未来.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参照系又是中国现代化最大的破坏者,客观上还使中国现代化因素在地理上广为蔓延,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从日本现代化模式和日本侵略行为对华影响两个方面,对1895-1945这5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日本对华的侵略和掠夺推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与重庆城市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91年重庆开埠使重庆城市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外在历史条件,为重庆城市近代化的完成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的大规模内迁,为重庆注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因子,使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重庆最终完成了城市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就是有关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语用能力是在具体语境下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在一定的语言能力基础上,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措施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就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语用知识的传授,进行语境教学,实施文化导入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学生们接受适度的语用训练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减少语用失误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顺利的第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4.
回溯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可以发现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在于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不同.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理想就是实现社会中现实的个人对劳动时间的关注,以及通过占有自由劳动时间而达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显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的理论视域内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经贸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日本、韩国。近年来,日、韩制造业又出现向中国加速转移趋势。江苏是中国制造业大省,也是中阖距日、韩最近的省份之一。日、韩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日、韩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江苏经济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构建江苏国际性制造业基地,能够加速推进江苏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而环境审计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从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大力倡导和执行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所经历的道路不尽相同.在政府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法律法规建设、以工补农政策等方面给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韩国物流配送业的现代化技术设施和管理方法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认为我国必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物流配送业的现代化步伐。提出了加快我国商品物流配送业现代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日两国在经商、生活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多差异及其根源思维差异进行了分析、我们在从事日益扩大的中日交流的今天,需要熟悉这些差异,扬长避短,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实现中日友好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村空心化是工业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新村运动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有效治理了农村空心化。韩国模式的成功经验在于工业与农业同步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创、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协作,较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我国与韩国现代化境遇有着更多相似之处,都不同程度地经历农村空心化,韩国新村运动的空心化治理模式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