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就会计界争议颇多的负商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章肯定了负商誉的存在,对负商誉的价值确认提出质疑,并且对目前存在的三种负商誉摊销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指出 Hendriksen 在其名著《会计理论》一书中关于负商誉的一个有疑问的论点(称之为“负商誉悖论”),借助“科斯定理”在企业并购背景中对“负商誉悖论”进行解读,力图从 “交易费用”角度阐释负商誉的本质。并对其确认与计量的问题进行探讨——支持将目标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与主并企业收购价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负商誉,主张将负商誉作为其它全面收益的项目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3.
对负商誉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负商誉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目前会计界学人多从定量角度说明负商誉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则透过现象来说明负商誉的内在本质,即:尽管负商誉与商誉相比体现的差额为负值,但这只是一个以货币量表现的外在形式,它的本质仍然是企业未来的超额获利能力。文章建议,对于负商誉的帐务处理,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应规定统一采用,直接确认负商誉,在一定期间内系统记入收入的作帐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负商誉悖论的提出要理解负商誉,首先就必须理解商誉。商誉一般认为是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从会计学角度而言,对商誉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①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②商誉是其未来收益超过不包括商誉在内的投资正常报酬的贴现值。在实务中,商誉就是兼并方支付的价款大于被并方的单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根据著名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观点,如果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被并企业原股东得到的价款,那么被并企业的原股东就会将净资产单项出售,而不会将企业整体出售。这样,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负商誉。而且如果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它也不可能是负数,这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负商誉又确实存在着,于是便产生了负商誉悖论。二、负商誉悖论的解读现在人们对负商誉性质的认识及其会计处理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和交易费用的角度去解读这一悖论,以便为实务中对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一个理论基础。1.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与负商誉悖论的解读目前,会计学界普遍把负商誉定义为兼并时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购买成本的差额。在实务中的做法就是在企业合并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负商誉产生的三组必要条件,即价格条件、交易费用条件和目标企业自创负商誉条件;进而证明了负商誉是源于外部协同效应的财务收益,或是源于交易费用节约的财务收益,或是由财务收益和剩余负商誉两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负商誉问题,当今会计理论界争议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负商誉是一种负债;第二,负商誉是一种“递延收益”;第三,负商誉是商誉的一种形式。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其会计处理方法应符合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会计原则,体现其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很多,因而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本文认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混合性的账户,即将负商誉分为调整性的负商誉、暂时性的负商誉和长期性的负商誉三个方面,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会计理论界对商誉会计问题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商誉的本质,自创商誉的会计确认,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负商誉性质等问题的主要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与计量并不符合资产计量的目的,自创商誉不应予以确认计量;外购商誉是购并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而支付的代价,因而可作为递延项目进行处理;在特定的购并情形下会出现负商誉,对负商誉的处理应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负商誉在会计界理论和实务中一直是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负商誉存在的原因,说明负商誉从理论上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会出现的,并对几个主要国家关于负商誉的不同账务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建议我国对负商誉的账务处理方法应该统一,即采用直接确认负商誉,并在一定期间内系统地记入收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和本国国情,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立法应当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稳健投资”的原则。根据入世后的新形势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当逐步放宽和完甚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同时,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相关立法,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和效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关注,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但在我国卓有成效地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实行上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认真的探讨,本通过对“协商办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力图论证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国将在走一段并非一帆风顺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16.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而让给纳税人的一种主观行为。本文就如何运用税式支出中减免税与优惠税率推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运用政策,造福企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道德、有没有抽象的一般人性、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爱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后,有没有普世价值之争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重温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于千头万绪的思路和对策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从地方院校的主要特点出发,应从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抓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20.
电视广告形态的发展,依次经历了时段广告--栏目广告--特殊形式广告(冠名、特约播映、独家赞助等等)--新闻广告--广告栏目五个阶段,媒体经营和商品经营发展的需要使广告脱离原有的单一模式,与其他传播作品相互渗透,并最终成为一种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