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由之路。安徽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和机遇。面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安徽应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加强产业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平衡发展和有效集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现有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国际间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陕西应当充分利用本地区制造业、区位、人才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发区建设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形势,从不同路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以浙江为例的调查显示,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而且有利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集群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面向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努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着力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大力培育相关品牌和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4.
摘要:新型工业化阶段,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向制造业的全方位渗透,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根本动力,对于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以京津冀为例,基于投入产出表,可在对比评价三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结构,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进行分解计算,对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中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进一步在京津冀地区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其在制造业中的全面渗透,从而加速实现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对于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厦门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应根据厦门市“二、三产共推进”的战略部署,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这一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不断深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也趋于升级;同时,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主动融合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但扩大开放对制造业高端需求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北京全域服务业扩大开放,发挥北京科创、金融优势,构建产业融合链条,推进高端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作用。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制造业全产业链,因此,加快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的金融、科技等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较高;生产性服务业与食品加工、造纸等传统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较高,而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遣、医药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关联度较低。最后,提出了促进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互动的关系,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促进二者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河北省11个地市2002—2015年个体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得出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加速制造业升级的结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从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培育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加速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的背景下,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中心,促进产业集群良性竞争和协同创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在研究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总结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两大产业部门应当从区位、经济、社会、行政和人力等影响因素着手,遵循市场主导、互动性、优势主导、创新性、效益统一、纵横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链、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化和人才培养战略等对策来推动两大产业的互动合作,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文献又是非常丰富。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相关的方法,从集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当下热点话题产业集群的低效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中国2000~2010年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确实缺乏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和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球各大国都把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其装备制造业也快速崛起,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寻找恰当的策略,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由此厘清某些模糊认识、走出发展误区十分必要。一是服务业集聚区的区位选择不能与制造业雷同,二是服务业中"现代"与"传统"主要因生产或服务方式不同而区分,生产服务业迅猛发展并不意味消费服务业或商贸流通业的衰落;三是不能用一国或大经济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标准来看待一个较小区域的服务业,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并非越高越好;四是是以专业镇为标志的珠三角产业集群模式,决定其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发展要防止"产业空心化"问题;五是发展珠三角服务业不必过度强求"粤港合作"。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产业空心化”,实际上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而产生的“制造业空心化”,在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了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由此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制造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不能因为一些国家的新兴产业没有及时弥补传统产业转移留下的空白,就认为这种转移是不可取的。至于我国目前出现的“离制造业”现象,是认识偏差造成的,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的性质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探讨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先进制造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综合改革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成本降低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因而服务业综合改革可以通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技术创新产出、推动服务转型等路径来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全要素生产率表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费用率、增加专利申请数量、提高服务转型程度3条路径来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服务业综合改革对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因此,应加大服务业综合改革力度,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市场化进程,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是工业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引起各个地方政府的重点关注。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等研究,最后得出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之间互相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