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建设把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豫商直接面临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时代特色的商业挑战。同时,也为新豫商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为新豫商快速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舞台。分析古豫商优秀的商业精神及其历史沉淀,以期新豫商在崛起和发展的过程中“行商无疆、传承有脉”。  相似文献   

2.
湖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对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全省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化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意,是政府的重要生态责任。由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还受许多条件的制约,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从政府、农民、文化资源等方面明确政府的文化生态责任,确保湖北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本刊将关注的目光仍然放在中部崛起上.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应主要通过政策调整予以实施,周洪宇、袁云光在<关于中部崛起的若干思考和建设>中提出,国务院应成立中部发展办公室,统筹制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拓宽中部地区合作通道,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的江西农民生存状态正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如何推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进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江西能否实现在中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面对十二五,站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新起点,面对中部崛起、泛珠合作、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来重新思量发展战略,我认为需要突出抓好四点:突出新型工业化;突出三基;突出开放带动;突出民本和谐。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贫困地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湖北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要加大构建和谐湖北的力度,充分发挥和谐湖北的综合优势,引领中部崛起,成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已全面融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收,事关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的保持和创建活动的继续推进,也关系到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党的十七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立足于目前农村的现状,从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抓起。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科学发展观、中部崛起等社会热点问题。荣开明在《关于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体系的三点思考》中,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理论新体系,并从基本内涵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结构进行了概括。中部如何崛起?《科学发展观引领中部崛起》课题组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引领中部崛起的保证、指导,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引领中部崛起;全面、协调发展引领中部崛起;可持续发展引领中部崛起。武汉的现代化发展对于中部崛起至为关键。黄镇宇、胡莹、陈敏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武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1.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税收优惠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为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中部经济的塌陷现象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建议。造成中部塌陷的原因有多种,现行税收优惠体系不合理是一个主要原因。改革和调整现有的税收优惠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建设的跨省域城市群,在未来国家宏观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而处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安庆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城际合作,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安庆崛起"和群内各方共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东西开发开放、南北互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如何发展问题被再次提出来.本文从新发展观的认识出发,分析中部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以及面对的新课题,提出在要以市场化、民营经济、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为主导方向下,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作出积极地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结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扶贫历程及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扶贫工作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今后扶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根据我国扶贫工作需要,结合当前社区建设的发展,应采取农村社区扶贫这一扶贫方式,把扶贫开发与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分割”四条路径推进。智能化因素的融入,使四个维度有了新的赋能:在“发展导向”维度突出“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维度突出提高“智能产业”的密度,在“要素流动”维度突出利用“云”缩短距离,在“机制创新”维度突出通过“万物互联”减少分割、创造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但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问题,应率先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通过全域智能化和全业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在下降,在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在下降,特别是其内部的关联性或其内在的经济空间正在衰败成一个非密集的状态,即“中部地区边缘化”。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是中部地区突然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中部崛起”创造了条件;发展新经济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架构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为节点,是中国领导层吸取中华文明精华。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形势提出的全方位和谐理念。它印证科学的发展观、改革观进一步完善并进而作出重大调整:社会和谐的理想架构从制度建设层面扩展到文化建设层面,渐进的帷幕已经拉开;传统的舆论和价值追寻,亦以新时期不断地、比较系统完备的政策落实和制度导向作为重大抉择。实现了从点题到进一步破题的转变。这是中国为和平而崛起的积极因应。是对“和文化”的坚守与弘扬。是对华夏文明的秉承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介绍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企业文化的定义、特征和表现形态,并提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议在沈阳隆重召开,并圆满闭幕,本届美学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与会代表就新中国美学发展的美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美学基本理论研究中西美学研究审美与文化等问题做了多层面、多向度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