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1984~2004年期间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协整分析、VAR方差分解和Grange,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山东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其中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因,进口贸易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因。另外,对外贸易时不同产业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第一产业影响最大,而第一产业对对外贸易也影响很大,说明山东省在国际贸易方面也是一个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口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但是出口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进口就业的替代效应。第三产业产出增长能够显著促进就业,而工资、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会显著抑制就业,利率影响不显著。如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由此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构建扩展的服务业就业模型,采用1990年~ 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服务业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服务进口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更显著;服务进出口贸易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服务出口贸易的短期变化、服务业总产值与资本投入均对服务业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实际工资对服务业就业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以及其他33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微弱,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对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呈递减趋势,双方贸易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2000-2009年企业层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检验了进出口贸易对制造业要素重置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综合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解来看,进出口贸易对退出效应和在位企业要素重置效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仅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互动效应;建立了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就业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预测期内,我国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依然不协调。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仍在第二、三产业,尤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第二、三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来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成本以及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并利于2000年—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通过构建环境规制与生产成本以及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既能够增加生产成本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也会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就业;从就业量看,环境规制对就业的负向成本效应小于正向的创新效应,从而对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不同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来看,环境规制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第三产业就业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缓解就业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及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普惠金融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第一及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增加,承接第二产业的结构性、摩擦性失业人员,进而促进总体就业水平的提升。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周边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就业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沿海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总体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内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区之间协调性不足。普惠金融发展对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江苏制造业内各细分行业出口贸易对行业内就业的影响,并得出15个细分行业的出口贸易对相应行业内就业存在着显著正向刺激效应,并且不同行业的出口贸易就业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利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发现江苏制造业出口贸易就业效应在企业单位数、资产、利润总额、企业亏损面、出口依存度这五个行业指标上存在着门限效应。最后,根据结论对江苏就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