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有很多,按照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行为不同,可以把创新选择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机理不一,但都是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技术赶超理论没有将其微观基础考虑进来,忽略了后发赶超的要素禀赋和技术能力。在扩展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证实了,要素禀赋决定了技术能力,而两者又共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方式,进而发现要素禀赋的演变决定了技术能力和赶超方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促进一国技术进步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善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后发技术赶超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后恢复阶段,日本采取直接的、全方位的技术引进战略,实现经济的最快恢复;在经济腾飞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实现经济的低成本跨越;在经济赶超的领先阶段,由于自主创新不足导致日本的经济长期低迷,后劲发展不足。日本的技术赶超历程表明:要素禀赋决定技术能力,两者又共同决定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后发技术赶超的关键就是培育要素,提升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经济实现赶超式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依靠技术。除了贸易和引进外资以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对外直接投资(OFDI),到技术要素密集度高的发达国家去投资,主动获取技术溢出,通过技术的国际传导机制带动母国的技术进步。本文从国内外两个角度概述了近期有关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文献,梳理了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不同理论基础以及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国际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技术差距、技术溢出与后发地区技术收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和溢出效应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技术吸收能力;后发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要适当合理,过大或过小的技术差距都不利于后发地区充分地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实现技术收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吸收能力可以实现技术收敛和经济收敛。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家要实现技术收敛需要培育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变迁使得技术轨道的生命周期缩短,技术选择各利益主体进行经济型技术选择的行为越来越多,经济型技术选择是以最少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绩效的技术及相关规则体系的引入。如何使得最少资源—最佳绩效机制效用产生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技术选择与创新系统间的协同效应,构建适宜技术选择测度模型并提出进行适宜技术选择测度的序参量。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已进入到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时代。本文认为,民族地区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缺口在哪里?离发展前沿有多远?哪些缺口容易弥补?哪些缺口弥补的难度有些大?本文重点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技术缺口和赶超,特别集中于民族地区实现技术跨越所面临的金融约束。文章认为,民族地区的技术缺口不仅大,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大之中。此种技术缺口大的一个重要约束是金融约束。研究发现,总体上,民族地区金融总量低,金融发展显著滞后,储蓄和积累能力弱,融资机会不足,融资成本高,金融配给严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根据民族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要实现技术赶超,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金融发展,缓解并消除金融约束。并据此提出了建立起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金融激励机制;发展基于区域性商业银行体系的包容性金融体系;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大力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建立支持专利技术转化的融资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无论在IT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还是在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信息化的总体水平方面,与美国相比都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为此,日本在成功实现工业化方面的赶超之后,又开始了信息化方面的赶超。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旨在总结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以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率序列中最基本的因素。长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劳动生产率得到持续提高。以山东省为例,运用Shift-Share Methods实证研究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共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长期趋势显示,结构变迁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此外,研究也发现,相对于结构变迁,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更加稳定的促进作用,而分产业看,技术进步对各个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的出现或技术变迁能有效降低制度变迁中的成本。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降低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执行和监督成本,促进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制度变迁主体应充分抓住技术变迁带来的获利机会,不失时机地推动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思想由环保界引入到我国,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从现有研究内容来看,偏重于对传统经济下科研人员的激励研究,对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科研人员转变技术创新行为的可行性激励机制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循环经济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是在分析传统经济下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以及循...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分为激进式科技创新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具普遍性和常态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未得到应有关注。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性、连续性、累加性、递进性和开放性,风险较低且可控,可以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应重视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与经济结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建立中介双重委托一代理制,并引入期权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和新机制。为此,应完善政府新型宏观调控机制,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科研机构的成果生产力,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有偏技术进步对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不能较好说明的生产函数斜率变动提供了一重较好的解释,利用有偏技术进步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等产量曲线斜率的变化如何作用于产出的增长.本文在Antonelli和Quatraro( 2010)提出的有偏技术进步测度方法框架下,利用中国29个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有偏技术进步的计算和比较,发现尽管不同省份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总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各异的变动趋势,但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增长趋势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增加有显著作用,导致生产函数位置的移动及斜率的变化,证明技术进步正在改变生产函数的斜率,即在推动增长向更加高级和先进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前沿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却并未重视为什么技术进步方向会发生转变并如何在不同国家实现跨国传递。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首先提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化测度方法,并构建生产与研发的两部门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揭示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数值关系。结果显示: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正向的水平效应,而其促进效果受两部门相对技术改进率和部门内技术进步增长率影响;长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负向的增长效应。因此,调整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是政府引导技术进步方向的快捷手段,同时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及其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民营科技企业由于其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加之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现已成为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作为民营科技企业生命线之一的资金问题却日益困扰企业,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贵州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并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表明:贵州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对贵州的融资环境的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贵州融资环境还有待改善.下~步,政府应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积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从总体上改善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群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技术创新问题,许多学者从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运行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而一个好的技术扩散路径和模式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对一些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进行了回溯和简要分析,对现阶段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进行综述,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因素,目的在于总结合适的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发挥企业的创新扩散优势,提高其创新扩散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孵化器--清华同方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同方以科技创新孵化器作为企业特色,以清华大学作为自己的“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施拟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和带土移植的核心技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受基础设施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诸多产业领域技术储备不足,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是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选择.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企业技术转让方和技术受让方合作竞争的博弈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使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从原有的跟踪模仿思路转变为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双重强调,以真正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大量新创技术商业化的压力。积极融入创新网络、实施创新成果外部商业化,成为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在创新网络内的"结构洞",是影响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构建结构洞、输出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模型,运用SEM以及层次回归的统计检验方法,实证检验"结构洞"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效应及其内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结构洞"对企业技术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通过输出型开放式创新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