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安帝京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原因和地理因素。在唐人的诗歌中,长安不仅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也是农业文明的投影。各地举子为了求取功名而汇集于长安,他们用诗歌描述了自己在长安应试时的不同文化心态和心理感受。同时,唐诗还记录了当时长安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唐诗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唐代长安城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通过唐诗这面真实的社会镜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唐代长安城中的各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画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意味、最为特殊的现象,即是名词语句的存在。它脱离了常见语法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亦不需要连词,却能创造出极有韵味的效果。南朝五言诗在名词语句句法上的发展与开拓为唐诗繁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诗在此基础之上的深化和升华则是唐诗走向诗歌巅峰的重要因子。本文拟从名词语句句法方面探究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对唐代五言诗名词语句的影响,通过对比南朝和唐朝诗歌中的普通名词句、时地名词句、不平行名词句,深入分析总结唐代五言诗对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句法的沿革。  相似文献   

3.
唐代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已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它在唐代诗歌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反映,唐代诗歌是我们认识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梳理,本文把唐诗作为切入点,以诗见史,具体论述了唐代商业的繁荣与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生活的苦与乐、商人的情感生活与商妇怨以及酒商与文人诗酒风流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的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一个关键人物。为了矫正初唐诗坛的齐梁遗风,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并通过创作实践响应其主张,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运用分析、比较和文史互证的方法研究陈子昂的“兴寄”说及其具体诗作对阮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九龄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张九龄在使唐诗的品格由初唐的“正”向盛唐的“醇”的发展方面,主要作出了三方面的贡献:第一,进退随缘,“九龄风度”为盛唐人确立了一代美的风范;第二,倡导恢复诗歌缘情体物的传统;第三,自成一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一派。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因素是影响唐代旅游客源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下。长安经洛阳至汴州的沿河一带形成了唐代一级旅游客源地,润、宣、常、苏、湖、杭、越、扬等州则形成了唐代二级旅游客源地.成都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襄州一潭州一江州之间的区域并为唐代三级旅游客源地.京兆地区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旅游客源逐步集中于长江沿岸地区.唐代主要旅游客源地有向东南迁移和向内陆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代的社会治乱、经济荣枯、文教兴废、战和事迹、风俗厚薄等,都可以从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洞悉。唐传奇和唐诗一样,极富时代意义。因此字里行间,多反映唐代社会的实情。透视裴铏《传奇》,我们可以得知,在唐五代重视门第的习气蔚然成风;唐代士人干谒之风盛行,唐代士子对情感不加约束,放任自流,追求个人享乐;而这,也促成了唐代娼妓的蓬勃;晚唐政治黑暗腐朽,战乱频繁,百姓困顿凄惨,社会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9.
万里长城最初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出现的,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唐代长城诗最为典型。唐代不以修长城为意,但却因诗歌的发达和戍守边疆的社会现实,兴起了以长城为主题的大量边塞诗篇。唐代长城诗的种类繁多,艺术成就很高,根据其内容来说,主要有对秦筑长城的批判,对恶劣战争环境的诅咒,对良将"长城"的赞颂,表达征夫与思妇的思念和对长城周边壮美风光、风土人情的描画。唐代长城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先秦经典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一直是唐代文人相提并重的诗歌楷模,尤其是屈原及其作品在唐代享有极大的声誉。唐代文人在很多名篇警句中表达了对屈原才学的景仰和对他怀才不遇的感叹。正因如此,他们在写作中也有意识地学习楚辞,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全盛时期,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就其艺术而言,唐诗的艺术具有集大成和发展最完善的性质,我们应该对唐诗的意向的组合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庸人选唐诗在唐代是一种风尚,其总数达100多种,流传至今的仅十数种,大多数研究者的兴趣集中在《河岳英灵集》、《箧中集》等,对《国秀集》则较少关注。本文考察了《国秀集》的编纂与流布情况,并从具体作家作品的入选以及诗歌的体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集的选录标准是“缘情绮靡,彩色相宣,风流婉丽”。从而对某些关于《国秀集》的微词进行了辩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唐诗风的分析,指出中唐诗于初盛唐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对整个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说明中唐诗风的转变和"宋调"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站在诗歌史的高度上讲,唐诗宋诗均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阶段,我们以中唐为转折点,分析宋诗的形成,也体现了诗歌史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学的辉煌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期的产物,唐诗则被认为是一个星汉灿烂的文学奇观,唐诗的高度成熟也并非偶然。它是在不断吸收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风格和艺术手法进行大胆的开拓与创新,才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学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内驱力。唐诗的情感既是人类情感的逻辑发展和显现,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时代性、人民性和阶级性是唐诗情感的主要特点,也是熏染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周期政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4):58-62,145
唐代至为繁荣的乐舞艺术,创造了丰富的曲调,曲调的丰富自然要求有与之配合的歌辞,这就大大推动了歌辞的生产。而同一曲调下大量不同的歌辞,即"声同词异"的现象与士大夫崇尚新词的风气,又进一步丰富了歌辞创作。乐舞活动与文学活动关系密切,除了直接生产歌辞外,还催生了大量的诗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哀怨伤感”是中唐诗人韦应物隐逸诗的主要特色,本考察韦应物生活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独特的生活遭际与仕宦生涯,探讨构成其诗歌特色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西汉班婕好作《怨歌行》,自比团扇,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入其中,引发了后人的同情。自此班婕好其人其事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典故,团扇也因此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在继承了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对典故运用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团扇诗因此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唐诗中的“宫怨诗”在写作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9.
雪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之一。雪莱创作的年代正是欧洲处于黑暗的时代,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在雪莱的诗歌中描绘出富人在社会中有特殊的权利和政府对穷人实行暴政以及穷人可怜的生活。雪莱的诗歌受到社会背景及现实的影响,运用诗歌对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宗教、法律及军队进行了全面的讽刺。  相似文献   

20.
宇文所安是当代海外汉学家中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最杰出者之一,作为一个外在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者,他从一个纯粹西方人的视角,审视和解读唐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令人"惊异和兴奋"的唐诗的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