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所有制改革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立起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现实生活中,可对公有经济以生产资料选择多种占有、支配、使用方式,这就决定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经济市场化的实质是国有制的实现形式,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显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明晰产权的问题。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并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财产制度。建立什么样的产权制度目标模式,以达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实现权利和职能的分解。在宏观层次上建立对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宣布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公共财政,这意味着中国的财政改革选择了以公共财政理论,也即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支出理论,以最少化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收入理论、熨平经济波动周期的宏观财政论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房地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房地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之大势所趋 之所以急需构建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因为我国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以行政划拨手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就此提出了加速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国长期实行的“超常规发展”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分析了我国超常规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正是因为发展观念未能及时调整、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使我国长期超常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常态发展”的概念,并提出现阶段我国应采取常态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目标正逐步从以行政性为主的直接调控向以经济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转轨,《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上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职能,这不仅有利于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而且有利于专业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运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明确目标。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就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性质、特点、规律和要求来更新思想观念、变革生产方式、改造生活方式、调整和重构社会经济权利关系,从社会的角度建立与旧体制有根本区别,作为其革命形态的市场经济新体制。为此,笔者认为确立一条旨在加速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市场经济标准,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计划经济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的改革还不彻底,特别是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我们应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加快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实现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核算制度的充分协调,最终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能否走出目前的困境,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决定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国家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但不少国有企业缺乏改革动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企管理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仍需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实现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不断完善与发展市场经济,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关系,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年度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年度增收规模达5000亿元。这充分表明,我国已经有能力、有条件全面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更加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95年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这是中央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探索改革、加速发展,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全面改革、大力发展四个阶段。在邓小平发展理论指导下,从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三中使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台阶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从1999年起,我国已经进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新阶段,走上了以外延发展为主,带动内涵发展,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德育目标问题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德育目标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德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又规定德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正确确立德育目标是搞好德育的关键一环。德育目标可以区分为宏观整体目标和微观具体目标。冷静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目标之后,笔者认为:1.德育宏观整体目标是适当的。所谓德育宏观整体目标是指对所有教育形式(普教、职教、成人教育等)所有教育阶段问。学、中学、大学等)的德育都具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矿部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本文提出了抓住“八五”后三年这一关键时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以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和机构、转换经营机制为主体的社会系统工程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宣布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公共财政,这意味着中国的财政改革选择了以公共财政理论,也即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支出理论,以最少化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收入理论、熨平经济波动周期的宏观财政论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会计环境及会计改革中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前会计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这复杂的环境中,我国会计改革必须顺应大趋势,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努力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既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又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会计改革中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共上海市财贸党校、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2003年,该校(院)将继续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学校(院)朝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以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形成高职特色;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体制创新,积极稳妥地实施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加强和规范管理,将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在五、六十年代为我国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巩固人民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革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实现跨世纪目标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国有企…  相似文献   

20.
弄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提,而市场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则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现实背景和宏观参照。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分离,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角;实现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的转移,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