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减轻了银行包袱,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客观上给银行收贷收息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这项举措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减轻企业负担。不过,资产剥离不能杜绝银行风险和企业风险,银行与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形成。  相似文献   

2.
阅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年报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增长各有不同,经营效益整体改善,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不良资产率不断下降,盈利能力逐步增强.但四大银行要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还应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步伐,在股份制改革、经营模式、业务创新、经营理念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广泛借鉴国际不良资产处置惯例与通行作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对AMC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处置创新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力求严谨、务实。AMC应有针对性地实行“三大创新”。即: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推行处置方式创新,化解企业历史包袱;实行资产证券化,推进处置技术创新,提升不良资产价值;合理利用外资,推动处置渠道创新,拉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
不良资产是困扰国有银行的一大痼疾,而金融支持政策则是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要从金融支持政策的废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品种和规模均呈爆发式增长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家庭金融投资选择的主流产品。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这种大规模调整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考察与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的行为也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金融监管部门可通过行使监管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制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等职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2007~2017年38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信贷行为周期性和监管有效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普遍存在顺周期性,此特征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出现减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逆周期性监管是有效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设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本体论哲学催醒了西方历史中人类的主体性意识,于是人类对于主体的理解就在古希腊农业文明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构建。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于古希腊主体性思想的讨论内容也极为丰富,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忽视了从主体性的前提性思考出发,即在主客体关系的框架下反思主体性尺度这一前提理论问题。本文立足于西方哲学史的内在演变逻辑,深入阐发主体性尺度在古希腊本体论中的开启、转换以及限度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17年38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信贷行为周期性和监管有效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普遍存在顺周期性,此特征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出现减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逆周期性监管是有效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设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银行经营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不良资产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头等重要的问题。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经营较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以上,而我国截止到2003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却在20%左右。为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良资产的危害,运用合适的处置方法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银行同国外银行作好竞争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一、信托公司并非轻装上路 (一)资产质量问题 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公司,都经过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以及呆坏账核销的程序,应该说,这个环节使诸多历史遗留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资产中的水分基本挤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为下一步发展卸下了包袱,打好了基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不良资产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且已成为信托公司下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股市制造业中的家电行业,能源产业中的电力行业,金融产业中的银行部门在IPO前后的绩效排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未上市的公司经营业绩并不比上市的公司差,大多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排名情况相对于上市之前的绩效排名情况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因此认为在股市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资本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银行资本结构理论,在监管资本的约束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力量寻找最优资本结构,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由于国家信誉对存款的担保,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仅仅依靠补充资本和剥离不良资产的技术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制度环境和银行业开放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优化应该选择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步的路径,以外资银行的参股、合资为重点,发展次级债券,并建立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资本结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平衡规模扩张、追求高盈利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规模扩张对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筹资渠道、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以及确定最优的现金资金持有量都是中小股份制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将结合我鞫筹资渠道分配、流动性监管等宏观环境因素,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对流动性资产持有量的决策方法,探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国股份制银行实现高效的流动性风险与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监管失灵、激励相容与我国银行业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是一种激励不相容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稳定,但这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既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又增加了银行部门的监管服从成本,监管效率低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银行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监管者形成良性互动,既维护了金融稳定,又给予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单个银行的失败我国研究较少,然而我国银行机构大量存在着这种潜在性问题,因此对单个银行 失败研究有重要意义。单个银行为何遭遇失败、银行失败如何预测、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于银行失 败乃至银行危机的理解和预防、银行管理层更为谨慎的管理以及监管机构更好地努力监管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微观层面上,汇市的做市商(inter—dealer or market maker)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在不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性。本论文在国内第一次利用中国汇市的高频数据进行检验,认为目前中国汇市要给做市商行为让出一定的空间。央行在汇市既不可不作为,也不可过多作为。经验证明中国的做市商的成交量在放大,并且成交量开始影响汇价。中国汇市的成熟需要规模(成交量),而做市商迅速发展能迎合成交量放大的需要。要放大成交量前提是必须让做市商持有一定的头寸(存货)。然而,中国的做市商目前的头寸受到“真实背景”的限制,他们的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有利于他们发出准确信号并且持续报出有竞争性的价格。  相似文献   

17.
客户资产是一种可以计量的资源,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测量零售客户作为一种资产的价值。本文引入2004年Gupta等人提出的基于公开数据方法的客户资产测量模型,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年报特点对原模型变量进行重新定义,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模型。将改进模型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到有效验证,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零售客户资产未来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演进和变革历史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变革成长理论,并阐述其依据,同时基于演化的视角对变革推动进程进行了解释,以对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金融创新”假说,之后有人甚至把“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的观点作为定论写进教材。本文沿制度分析的路径,得出中国至今尚未出现金融创新的结论。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的形成,都暗含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需要一个创新主体,这个创新主体即是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只有这个产权主体才是创新的“内在因素”。金融创新只有以清晰的且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这样的“内在因素”为前提,才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获得创新的原动力。本文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包括商业银行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全是由政府效用函数所牵引的政府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受产权制度的制约,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金融改革的最大不足,也在于企图避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恰恰是金融创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创新能力分别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5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从风险管控指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来看,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规模、存贷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