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会通过存款竞争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存款竞争分为存款规模竞争与付息成本竞争两种。采用2007—2018年我国106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互联网金融→存款规模/付息成本→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挤压存款规模、抬高付息成本两种存款竞争中介渠道削弱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职能;相对于互联网渠道构筑业态,互联网支付结算业态、互联网资源配置业态、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挤压银行存款规模并抬高付息成本的存款竞争效应更为显著;在存款规模竞争方面,国有、较高资产规模和较高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被挤压的存款规模更大;在付息成本竞争方面,股份制及城市商业银行、较小资产规模和较低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付息成本被抬高得更多;互联网金融通过存款竞争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途径分表内和表外途径两种,存款规模竞争和付息成本竞争机制在这两种途径中都显著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扩张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控,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并不断优化金融生态链。  相似文献   

2.
银行规模、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我国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占据绝对优势;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好于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管理水平落后于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产权制度下宏观经济因素、风险偏好、资产规模对银行规模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GDP的增长率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基本一致,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为有效,同时资产规模与银行规模效率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小商业银行,就名称而言指的是规模不大的商业银行,与它相对的是政策性银行、大型和特大型商业银行。因此,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可界定为:除政策性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以外的以股份制为组织形式、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10余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5.
首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高速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然而,高速扩张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行业集中度、资产流动性、租赁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值得关注。排除风险隐患,引导融资租赁行业可持续发展,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理念要由资金引导型向物权引导型转换,市场定位要向节能减排和中小企业倾斜,行业选择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把握租赁资产出/入口提高资产流动性,同时还要创新租赁结构实现租赁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能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增加不良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拓宽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渠道等。资产证券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政府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实现技术层面创新,加强“真实出售”的管理,实现风险隔离。  相似文献   

7.
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务风险按照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现金性财务风险和收支性财务风险;近不同筹资渠道可分为债务性筹资风险和权益性筹资风险。控制筹资结构风险应采用筹资结构最优决策法和及时调整法。控制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是控制债务规模,提高流动性,建立偿债基金。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是银行业生命。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每一家银行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那么判断哪些因素对于上市银行流动性起到主要影响的工作便显得尤为紧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银行微观经营因素角度出发,选取表征货币供给情况、宏观经济情况、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状况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和表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指标、银行盈利能力指标、银行资产规模指标、银行负债规模指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人水平、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银行竞争能力指标及贷款呆账准备金的银行微观因素来分析对银行流动性影响,发现其对各个银行及银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盈利性最弱的资产。企业应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主要现金周转模式、因素分析法、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2003—2011年银行业宏观数据,运用Deep and Schaefer(2004)的流动性转换方法,构造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影响因素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规模扩大、盈利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信用风险和资本充足率提高不利于银行流动性创造;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创造能力;通货膨胀上升、银行集中度提高不利于银行流动性创造。  相似文献   

11.
杨菡 《西部金融》2012,(6):80-82,86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其中,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较弱的自身实力和非完全市场化的外部环境,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其中,内部制约因素表现为:有效资本补充机制缺失;处置不良资产手段有限;金融创新能力弱,赢利来源单一;信息化不均衡,整体水平不高;金融人才缺乏,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协调,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定位不明确,发展方向模糊。外部制约因素表现为:加息呼声高涨,经营压力骤升;人民币频频升值,外汇流动性风险凸显;利率逐步市场化,利率风险放大;资本市场日益繁荣,资金与客户分流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行业两极化严重;整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金融政策不平等,发展后继乏力;外资银行涌入,市场份额下滑;银行业改革深入,行业竞争激烈。文末,分别从城市商业银行、中央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与中小企业四个层面给出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流动性趋紧的形势下,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收益,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对实施国库现金管理的意愿日益高涨。本文探讨分析了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现实动因,认为现阶段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级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应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方式”,并通过Baumol扩展模型测算区级最佳库存现金余额。以期为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然后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和资不抵债的银行,中央银行有不同的处置策略:救助或者不救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银行在面临上述两类银行的救助申请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框架,对中央银行和申请救助银行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当不救助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时,中央银行通常会采取救助措施;为了防止资不抵债的银行冒充为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骗取”中央银行的救助,必须建立事后惩罚机制;此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被救助银行加强监管来减小救助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小幅度的升值空间,且波动幅度会呈现日益增大的趋势.基于套利、套汇的虚假贸易将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致使央行流动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对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应多方联合解决虚假贸易问题,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采用新策略进一步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降低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中,“市场流动性是充分的”假设使投资者忽略了流动性在组合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流动性作为金融资产的三大属性之一,体现并作用于组合投资管理整个过程中。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流动性的股票交易特征、流动性与均值-方差模型的结合及行业流动性对组合投资的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流动性在组合投资管理中的作用,将组合投资的思维从二维空间拓展至三维空间,丰富了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9.
稳定(核心)存款是存款总额中长期稳定的部分,具有成本低、利率敏感性低且稳定性高的特点。稳定存款地测算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使用HP滤波法估算出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存款,通过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流动性缺口模型法,计算了各期的流动性缺口并将其应用到X银行的长期流动性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计算,测量结果与银行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