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关于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存在很大的争议。事实上,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编是丰富与完善民法典体系的需要,符合民法典体系结构外在的立法价值和内在的体系逻辑,也是人格权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对人格权的规定及参照我国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民事主体制度和侵权行为法不能承担规定人格权的重担。从人格权的全面保护角度以及顺应民法的历史发展轨迹而言,我国制定民法典人格权法应该独立成编。  相似文献   

2.
对第三人欺诈问题,法、德两国在民法中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德国的规定体现了法律规则设计上的精巧和法律对利益平衡的完美结合,而我国法律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就我国学者的民法典草案意见稿而言,在未来民法典中应该从三个方面完善第三人欺诈立法:在民法典总则法律行为部分对第三人欺诈作出明确规定;对第三人欺诈是否构成法律行为的瑕疵作出规定;对表意人因第三人欺诈而遭受损失的赔偿责任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侵权行为法是规范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不法侵害公共财产、公民和法人财产或人身权的法律工具。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在民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已被纳入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中国民法法典化,为侵权行为法的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侵权行为法应从债法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独立一编。侵权行为法的独立,既是完善我国民法体系的重要步骤,也是侵权行为法得以不断完善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买卖合同的概念的立法比较,认为我国立法采英美法系之概念,通过其功能及我国买卖合同的实践,证明这种立法难以发挥买卖合同示范、辐射的功能,其结果必将会导致法典体系化的失败。民族性与法律移植是不矛盾的,法律移植应与本土资源相结合。以往的民事立法面临的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冲突,如今的民事立法往往面临的是大陆法、英美法的冲突,某些概念可能名称是一致的,但其背后的功能、价值与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这一点殊值注意。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法认为,胎儿是母体的一部分,因而否认其民事主体地位.但这一理论随着现代民法的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漏洞.有鉴于此,各国以不同的立法模式对胎儿权益进行了特殊保护.在中国民法典制定之际,中国应一改过去在胎儿权益保护上落后的局面,采总括保护主义,赋予胎儿民事主体地位,建立起完善的胎儿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韵 《企业家天地》2007,(4):200-201
随着新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权意识的增加,胎儿利益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胎儿遭受损害进行赔偿的法律规范不甚明确。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重新定位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7.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职能包括制定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法律地位表现在国家是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立法主体、经济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据制度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刑事、民事、行政三部成文诉讼法和最高司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这充分说明我国程序立法的滞后性。通过对国内外证据立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我国应采用单行证据立法模式,分别制定民事、刑事与行政证据法,并保留三大诉讼法中的已有程序性证据制度,最后以《民事证据规定》为例,设计我国民事单行证据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事权利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体系,但由于民事立法指导思想缺乏连贯性,使得我国民事权利构成存在着缺失和瑕疵。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和法治目标之后,民法典的编纂加紧进行着。希望在制定之际,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0.
附随义务从理论走向实务,并随着德国民法典之债法现代化法的改革,而从判例法上升法典法,附随义务的适用范畴大大拓宽,这一民法理论与立法实践对于理解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附随义务以及对于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均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