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我国劳资冲突逐渐进入高发期,劳资矛盾有加剧的趋势。在区分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将员工嵌入的非正式网络划分为四种类型:高集中度、强关系的矛盾缓解型网络可以减少群体性劳资冲突,低集中度、强关系的矛盾调和型网络能够有效缓解劳资冲突,高集中度、弱关系的矛盾增强型网络易导致群体性劳资冲突,低集中度、弱关系的矛盾激化型网络易引发单个员工与管理方冲突。对案例企业农民工非正式网络的演变历程及其对劳资冲突的影响进行分析,验证了员工非正式网络在从劳资矛盾到劳资冲突的过程具有上述调节作用。管理方与员工之间应建立和维持强关系,并充分发挥员工非正式网络的积极作用,以缓解劳资矛盾,减少劳资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比较紧张,时有冲突发生。从国家政策法规、企业治理制度和职工自身三个方面看,引起劳资冲突的原因较多,今后要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制度相配合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缓和私营企业的劳资冲突。  相似文献   

3.
非公企业中劳资冲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部分非公企业因低工资、高劳动强度、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问题引发的劳资冲突不断发生,一些冲突朝着非理性、群体性、对抗性,甚至反社会的方向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产生劳资冲突的充分条件,劳资双方势力不对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法规不完善及执法监管不力是产生劳资冲突的必要条件。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监管,建立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等是缓和劳资矛盾,防止和化解劳资冲突,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有效途经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私营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劳资冲突成为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阻碍.文章在分析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就工资问题构建了私营企业的劳资合作博弈机制;同时为解决劳资冲突,提出政府在促进劳资合作中应有所作为、发挥企业在促进劳资合作中的作用、劳动者要努力增强在劳资博弈中的力量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纳什合作议价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的国情构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工资议价模型和政府官员效用函数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里劳、资、政三方共同推进劳资关系由劳资隐性冲突到冲突显性化再到劳资合作的演变机制。模型分析指出,可以通过改变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缓解劳资冲突,最终实现劳、资、政三方互利互惠,社会经济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曦 《企业家天地》2011,(7):110-111
目前劳资危机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劳资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资关系失衡。劳资关系之所以失衡,又与劳资关系主体的行动逻辑、发生背景和心理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当前劳资冲突的产生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破除劳资对立、实现劳资合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企业党组织是中国企业治理中一项独特的制度安排,研究党组织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对理解基层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年、2013年中国民(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和熵平衡法估计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强化员工权益保护和发挥自身劝导力等方式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提高了员工工资和企业盈利水平,表明党组织对民营企业劳资分配结构的调整具有可持续性,实现了生产与分配的帕累托改进.这一研究对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劳资关系越来越被关注,我国劳资关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消除劳资关系中存在的紧张对立状态,促使劳资关系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产业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角度,深入剖析了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冲突和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是契约关系,但这种契约关系既包括书面的劳动合同,也包括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是引起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重要因素,企业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契约的管理来协调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劳资关系既是经济关系也是文化关系,因此劳资关系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方面也要从文化方面把握和调节。我国儒家文化的角色规范、家族管理模式以及传统阶级理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是影响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重要文化因素;而我国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网络、重纵轻横的社会纵向等级结构以及独特的单位制度,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伴随着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和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劳动关系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利益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现存的利益不均衡问题正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和研究劳动关系变化状况和产生的影响,适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对进一步推动劳动用工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多元性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往往会产生矛盾,导致跨国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甚至破裂。文章从跨文化的新视角来审视和处理企业劳动关系,构建企业跨文化劳动关系管理体系。要实现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是前提;文化整合、营造富有特色的不同层次企业文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手段;建立利益协调型关系,塑造劳动者文化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国内外劳动争议相关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利用人社部社区直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所处地区、行业会显著影响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员工受教育水平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税后劳动报酬对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疏导劳资矛盾成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实证研究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对于提高劳动者权益具有正面作用;户籍、所有制和地区分割是主导不同群体权益差别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劳动者的维权行为主要围绕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基本权益展开。从维权影响因素和管理方式来看,制度改革均是未来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集体谈判制度是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实行了近百年的用以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化解劳资矛盾,使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集体合同。我国推行这一制度也已有十年的历程,但是目前这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的历程以及实施现状的考察,探讨其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以期求得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的运用和推广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的职业教育观植根于广阔的社会背景。理解杜威职业教育观离不开对其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民主思想的了解和分析。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他对19世纪美国劳资问题的热切关注,对劳工阶层的同情。杜威认为教育是促进工业民主和推进实现合作共同体理想的基本途径。通过对社会思想基础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加深我们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提前退休行为的影响与扼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论述了提前退休的负面影响,认为提前退休现象的蔓延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加大了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增加了就业困难,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所以必须坚决扼制;然后分析了引发提前退休的制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养老金给付机制,建立垂直的社会保险经营管理机构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诞生时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艰难发展。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劳资矛盾更为突出,民族企业家们为求生存和发展,开始引进、宣传和实践外国科学管理思想,并且尝试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科学管理思想进行对接,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