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信息是权力的来源,具有信息优势的主体掌握着实际有效的权力,公众只有拥有充分的信息才能有效约束政府行为,保障自己的权利。当前,我国的财政信息披露格局以政府部门、立法机关的决策为导向,对公众的信息需求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表明“自上而下”的财政透明度推动进程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应结合“自下而上”的推动来实现。当财政透明的思想成为公众的共识、习惯甚至是文化时,就能在根本上产生财政透明度的推动力量,更有效地推动我国财政透明度进程。  相似文献   

2.
向公众充分披露财政信息是政府进行财政透明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政府有向公众披露财政信息的义务,但信息的价值又导致了政府隐瞒信息的激励;另一方面,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又有助于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质量。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政府财政信息披露的分析,揭示了政府向公众披露财政信息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财政透明度是良好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在改善商业环境,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改善公共治理、加强财经纪律,减少财政风险、规范政府行为,抑制腐败活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推动财政透明度进程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财政透明度衡量指标设计上,发达国家主要是希望通过增强财政透明度来化解财政风险,重点在于推动对财政信息公开的具体化程度和可理解性的设计。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保障公众知情权上尚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在衡量指标上主要关注财政信息的可得性,推动财政透明度的意义更主要在于规范政府行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财政透明度是良好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但财政透明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担起应负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的研究事实上是一个透明程度的研究,因为任何政府其实对财政信息都有一定程度的披露,关键是披露的信息能否满足社会和公众的心理预期。从信息披露的对象、范围、内容、具体程度和方式等几个表示不同信息透明程度的因素入手,可以提出一个财政透明"度"的分析框架,便于对一国或地区的财政透明度状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研究项目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6年度的财政信息向公众公开的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项目组设计了113项财政信息,通过网上搜索、公开出版物检索和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中请三种途径了解这些财政信息的公开情况。结合政府部门对信息申请回复的态度与责任心,项目组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分。评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财政透明度状况不容乐观,政府财政信息主动公开的意识还有待加强。为此,要求政府转变保密思维,切实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同时,要根本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财政公开透明是预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两会召开以来,财政透明度问题又一次被公众热议。由于我国的财政预算公开制度刚刚起步,因此面临着政府与民众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垄断信息以及政府预算过于笼统和非专业化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需要加强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实现财政预算公开内容的“平民化”,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最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是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下级政府自主决定预算和规模的一种财政体制.我国财政分权存在约束和监督力度不够、财权和事权划分不对称、地区间财政支付失衡等问题,本文从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的角度对我国财政分权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透明度制度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个强大的实体,它总是有办法单方面改变主意并将其变化后的政策付诸实施。如果能够建立各种规则和机制,使政府能够令人信服地做出承诺,对于推动我国财政透明度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财政立宪出发,以宪法作为保证财政透明度的根本准则,从信息披露的对象、范围、内容、具体程度来设计财政责任法,据以推动我国财政透明度进程。  相似文献   

10.
借鉴已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公众满意度视角,采用信息披露指数DI值法,通过2012~2016年的省级财政部门网上公开数据对我国政府部门财政信息网络披露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级财政部门财政信息网络披露质量逐年上升,但是总体上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各地区间披露质量差别较大;从三个维度的披露评分来看,网页设计维度得分最高,特征维度得分次之,内容维度得分最低,政府部门对于财政信息内容的披露质量还有待提高;省级财政部门财政信息网络披露质量会受到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水平、政府效率、政府审计以及媒体关注度的显著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如何改进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公众满意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理论的财政透明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财政透明度的目的是使政府应该承担起应负的责任,约束政府承诺,从而使政府可以通过信号和交流有效地影响公众预期。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政府在推动财政透明度过程中所作的选择,研究表明:尽管政府具有保密的本能,但是在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改革意愿和自下而上的民主推动力量使得政府推进财政透明度成为财政改革的最优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2.
财政关系作为中央与地方实际权力关系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宪政建设的进程。在财政关系上,允许地方在财政分权的基础上,实行有利于中央与地方权力得以合理与有效划分的财政联邦主义,允许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自主权实现自给自足、自我管理,这是完善我国的分税制度,使我国基层财政摆脱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财政竞争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权制的发展,地区间财政竞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财政分权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力,通过地方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也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并给市场带来了一定扭曲。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无疑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按照政府权力的层次划分来看,我国政府可以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个级次,与之相对应,财政级次也可以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中央财政以外四个级次的财政都可以称为地方财政,由于当前省县两级财政更能集中反映我国地方财政的运行状况,因此本文的探讨侧重于对省县两级财政的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2010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的主要内容,该报告是一份动态反映中国财政信息公开状况的系列研究报告,它采用一种简明而又不失真实的方法描述了中国省级财政信息的公开状况。这份报告在以往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对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状况的评估这样一个专题,意图揭示公众所关注的行政单位行政收支信息的公开现状,为客观反映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状况增添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以往进行的财政改革是放权让利式的分权式改革,它赋予了财政政策执行者过多的盈利权,干扰甚至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我们应当按公共财政的要求以非盈利性原则重新审视财政改革,规范政府权力,将被地方政府、部门截留的盈利权下放至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已有的理论认为财政分权可以使地方政府更好的发挥信息优势,进而改进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也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经济激励.以更好的维持市场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已不仅仅局限在财政领域,而是更多的关注其对其他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相关研究。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进行综合述评.并对未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财政关系、权力关系、公共行政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总结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特点。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还很不完善,所以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导致了一些消极后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地方政府竞争  相似文献   

19.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向吴君亮团队公开了本级政府2008年部门预算,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向公民公开预算刚开始起步,距离建立一个成熟的预算公开制度还存在政府官员和公众信息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以及公开的预算如同"天书"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建设、使公开预算内容"平民化"、在人大常委会下设预算委员会以强化人大预算监督以及推进财政电子政务发展等策略,加强制度建设,突破现实公共预算信息公开中的瓶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20.
政府分权是多级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原因。一般而言,权力分散对于实现效率、地方责任制和参与而言都较为有利。由于教育财政的层级管理受自然环境、规模经济、总体财政效率、地区公平以及政府职责再次划分等因素的影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间都存在着相互竞争教育资源的博弈行为,造成效率的损失和政府间的教育资源竞争。因此,合理设置教育财政的层级,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调控,实行对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督,对于减少多级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损失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