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取得对我国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在构建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省域债务风险进行了排名和分类,结果显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法掩盖债务的高风险,债务风险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收支的不平衡,重要诱因是城市的不断扩张,而“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到来则进一步加剧了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省份的债务风险.在管控债务风险方面提出:其一,控制债务规模,盯紧债务负担率阀值;其二,逐步转变地方政府“双重代理人”身份,将债务纳入政绩考核机制;其三,对于投资驱动型省市,债务风险防控原则上“堵不如疏”;其四,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实现财政长期平衡.  相似文献   

2.
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爆发与传导有可能波及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影响其健康运行.政府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政府性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尽管吉林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尚在合理区间,总体风险可控,但债务的错配性和隐蔽性不断加大,所能诱发的各种风险不容忽视.吉林省应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划清市场边界,增加地方债务透明度、控制债务规模,加强财源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引发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债务规模较大、债务管理不够规范、债务风险逐渐显现等问题。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举借、用债、还债三个环节入手,着力构建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发展迅速,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加上对地方债的管理不当,透明度不高,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立足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意见》突出强调的“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这一主题,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理问题作出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来促进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地方政府收支指标、地方公共风险指标和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四个方面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2016年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非线性预警研究,因子综合得分表明2009年到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则显示,2016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处于高度风险区间,说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性较大,应采取措施尽快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利用举债的方式达到筹集发展资金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可以得到规范的管理和控制,政府性债务便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因我国复杂的债务,风险极大,如果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过重,最后只会破坏地方财政收支,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审计工作的要求也一再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要求。为此,必须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进行新时代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其风险防范管理。其创新的机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风险防范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管理的关键是进行风险等级管理,这是以制定科学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为前提,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应对之策。其创新具体实施对策是分类管理、分级处置,即:通过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把各地地方政府性债务现实状况与之对照,由此确定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具体风险等级对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多元,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以福清市为例,从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出发,剖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策略,对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已成为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债务信息披露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揭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改革完善会计制度和报告制度以及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等措施,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地方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持久的推动力而不是阻力?答案是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高度重视,研究并提出可操作的风险管理方案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从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开始,即运用近年审计报告提供的基础数据,深入探析各项债务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各级政府依托融资平台公司,大量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态势,但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警觉.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分析了政府性债务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层次结构分析法建立指数指标,引入经济、社会等不可控性外生因素指标体系,提出债务风险评估的“逆向指标”和“正向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权重赋值。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宏观上,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官员考核机制;中观上,规范地方政府借债机制,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微观上,厘清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实现商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均有数量不等的债务存在,且债务数额呈上升趋势,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国家债务监测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归口管理,完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编制财政风险预算.建立财政风险基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省一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对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三类异质性地方政府性债务与预算透明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预算透明度的提高与所有类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都呈现出负向的关系,财政缺口对于三类地方政府性债务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均GDP对异质性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不同的影响.将预算、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决算等涉及预算的事项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以及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对于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约束其负债行为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审计署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利用动态不一致的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和膨胀原因,结果显示中央政府默许了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而且当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央政府的救助概率较大,加之惩罚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并持续扩张。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管和风险评估,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扩张及其风险形成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运作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时期,“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迅速膨胀的“催化剂”,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迅速降温,“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导火线”。要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改革“土地财政”为契机,一方面,通过构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减少融资平台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管,创新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平台自身的借债和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债务能按期偿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含城镇化发展与公共投资因素的区域生产函数与政府预算及融资方程,建立需求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研究框架,分析了其作用因素体系。选用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承担等级,分别构建一般排序logit模型和空间滞后排序logit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并用模型的逆函数推算出债务限额。研究表明,利用两个logit模型及其逆函数都可以有效地估算出债务限额,空间滞后排序logit模型考虑了省际溢出关联效应,其估算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门槛值较为审慎。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了中国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因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给社会带来福利时,应提早防御它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应该对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出现可能会给中国各级政府、社会,以及国家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预见,从审计监督角度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可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推进PPP具有强烈现实需求和深层改革意义,但PPP模式并不必然保证政府财政压力的自动剥离和政府债务风险的自动释放,运用失当反而会增加政府性债务风险。本文根据政府债务矩阵理论和我国当前PPP模式的实施背景与推进举措,阐释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的主要内涵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债务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权责时空分离等四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