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本旨在通过对目前东亚实行单一货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从而对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战备步骤有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地区货币合作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将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但由于东亚地区本身条件的限制 ,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 ,其货币合作体系发展缓慢。为了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东亚经济区域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体的开放性以及次区域随外部冲击的对称性方面比较接近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有利于东亚建立货币联盟。但是,东亚的经济趋同性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因素构成了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障碍。要加快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进程,可通过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东亚汇率联动机制和创立亚洲货币单位的路径渐次演进。此外,加强政治上的合作也是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东亚货币合作可分阶段进行:首先建立区域内的政策协调机构,如亚洲货币基金(AMF);其次可考虑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终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这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东亚大部分国家(地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采取的是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危机期间,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放弃了钉住汇率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危机后,大多数国家(地区)又回归了钉住美元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东亚国家(地区)汇率制度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困境:一方面,各国(地区)事实上钉住美元汇率制存在许多弊端,难以长期维系;另一方面,浮动汇率制又不符合本国(地区)经济的实际。两难选择的困境表明,东亚货币合作必须进行区域汇率合作,建立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推进东亚汇率制度一体化,最终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区。  相似文献   

6.
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和汇率协调的理论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早期的理论模型多是局部均衡分析,或者是应用博弈论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元或者日元的单一钉住不如钉住一篮子货币。在东亚汇率合作中,钉住以贸易为权重的货币篮子是一种纳什均衡,它可以缓冲美元与日元汇率变动对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欧洲货币合作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简要回顾欧洲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回答了有关东亚货币合作的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东亚汇率合作机制的选择;(2)东亚的货币篮子;(3)东亚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通过对欧洲、东亚经济政治条件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条件并不成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当前,国际金融领域风波迭起,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东亚地区曾出现了几个范围大小不等、类型多样、多层次的次区域小集团,这些区域化合作组织涉及的范围都比较窄,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亦很难代表东亚区域化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发展迅速。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若干规模较大、能起到核心与主导作用的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FTAs)先建立起来,起到示范作用,采取多种模式,逐步完成对整个地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币是东亚区域合作中最有潜力的“锚货币”。  相似文献   

12.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欧盟的货币一体化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亚洲金融危机及区域性货币联盟潮流使东亚地区货币合作问题凸显,但东亚各国距最适度货币区仍有差距,组建单一货币仍存在较多障碍,尽管如此,东亚单一货币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共存和竞争的时代,伴随着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东亚经济的发展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潜力方面,也表现在国际政治地位方面.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处在从市场力量驱动的自发性阶段向制度化阶段迈进,中国与东盟间自由贸易协定的启动无疑将为东亚地区的多种组织结构开辟新的局面,必将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21世纪能否成为"亚洲的世纪",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出现一个较为明晰的东亚区域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对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进行分析。通过与欧盟的比较,认为近、中期东亚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导致东亚货币合作的高交易成本;提出东亚货币合作应当借鉴APEG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易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合作成果,对东亚货币合作模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自由贸易协议(FFAs)在东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各经济体的影响亦日益深远.FTAs的快速扩张,体现的是东亚经济体战略及目标的多样性,并在各自战略目标驱动下形成了以中日为轮轴,其余经济体为轮辐的“轴辐”格局.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由“外需主导”向“内需驱动”模式的转型,势必会进一步扩大FTAs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细化合作条件.未来,面对重叠多变FTAs“面碗效应”带来的挑战,东亚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实现与WTO规则的融合,尤其是原产地规则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日益重视,区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与新功能主义的“外溢”说相融合,为传统的区域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东亚区域合作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是由该地区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来克服其发展障碍成为东亚各国的内在需求。东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新功能主义”特征,单一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有可能外溢至其他相关领域,功能性合作应成为深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和主要内容,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成为东亚地区开展功能性合作的主要方式。在东亚地区,以区域海关合作的形式开展地区合作能够提供地区安全、贸易便利化、公众健康与环境保护等区域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的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简称四方、四地)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其发展前景不仅将影响四方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还将影响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重点分析四地经贸关系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指出尽管存在政治分歧,但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乐观,未来四地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复杂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亚洲货币合作:最新进展、问题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洲货币合作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起步的,“清迈协议”是迄今为止所达成的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亚洲货币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国之间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差异显著、在政治、文化和历史方面存在分歧和冲突;强调非正式性和达成共识的“亚洲传统”;区域内的大国没有承担起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责任。尽管如此,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亚洲各国具有货币合作的内在动力,而且相应的问题可以通过由易到难的分阶段合作进行克服。亚元的产生是亚洲货币合作的终极目标,而人民币和日元很可能共同承担起核心货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合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其发展进程和取得的成效明显滞后.由于东亚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本文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影响东亚经济合作发展进程的各方内部和各方之间的政治因素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20.
舒锐  王霞 《企业家天地》2009,(11):19-19
本文在回顾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借鉴已经实行的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形式,提出未来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