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变化模型,选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选取2000年至2008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42家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制权转移、资产重组以及首席执行官(CEO)更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有恶化的倾向;资产重组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CEO变更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单纯的控制权转移及随后的CEO更换并不能改善企业的绩效,而只有通过资产重组改变资产质量和发挥资产的协同效应,才能改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以2005年5月1日~2007年12月31日的国有-国有、行业未变更的控制权转移公司为样本,在控制高管变更等因素后,检验薪酬变动与控制权转移后业绩变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增加与控制权转移后业绩改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改革和控制权转移后如何提升公司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01~2004年我国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前后机构持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接管事件发生之前,机构投资者没有表现出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公司绩效并降低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但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在2003年控制权转移事件之后,机构持股已能够影响公司治理并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司的控制权市场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我国控制权效率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以整个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然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与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状况进行独立分析。本文运用会计法对西部地区的控制权转移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证结果说明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会对目标公司的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深沪两市钢铁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短期经营绩效没有实质性提升,出现了长期经营绩效提升并不理想,但目标公司并购绩效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指在转移事件发生前后特定的时间期内,体现股票交易特征的股价、交易量等指标的波动现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前后的2003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实证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这些现象有所减退。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当务之急是从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着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股票市场现行监管制度下,特别处理制度的存在使得公司控制权市场及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度量成为可能。根据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特征,在B越(2002)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对A股市场1998。2002年被特别处理的122家上市公司ST公告后股价的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经营业绩改善程度、公司控制权竞争程度、代理成本等方面对控制权价值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衡量国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价值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ST公告的作用和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8.
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并促进控制权的流动,以提升公司绩效的方式,正在成为理论界和公司实践中关注的中心问题.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等特性及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针对高科技行业控 制权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对控制权和高科技上市公司控制权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高科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对比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和公司治理结构特点的变化,比较分析两类公司业绩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两方面的异同。本文的研究发现:(1)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2)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大于其对国有上市公司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3)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在对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规模调整的同时,要更侧重于降低股权集中度。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在注意降低股权集中度的同时,要更侧重于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作用的发挥,以期更好地改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权转移失效与公司监管缺失:理论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72家公司1999~2003年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绩效的综合得分的均值分别为:0.034415、-0.02191、0.011056、0.004784、-0.00382,反映公司业绩呈下降的趋势。控制权转移没有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公司监管缺失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目前情况下,加强公司监管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绝不能因为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约束而放弃或忽视对公司的监管。有效的公司监管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1.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营环境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以深沪两市2010-2012年具有国际化经营背景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绩效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都显著相关。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求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对于提高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绩效,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权、超额控制与公司经营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214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超额控制程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现象较为严重;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具有正的激励效应,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具有负的堑壕效应,与公司经营绩效负向关。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1342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数据,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差距越大,公司绩效越高,从而支持锦标赛理论。另外,由于监事会监督权利的流于形式,使得控制权转移到了董事会的手中,存在着董事会"专断薪酬"的现象,导致锦标赛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被扭曲,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应加强监事会监督权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公司的经营绩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为视角,通过建立一个多变量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考察我国公司交叉上市后经营绩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交叉上市后三年时间内,公司的经营绩效呈现下滑的趋势;交叉上市前的会计操纵和交叉上市后经营成本的增加与经营不善是公司经营绩效下滑的可能原因。要正确看待交叉上市活动的利弊,加强对公司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达尔指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股权控制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为此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构建多样化法人投资主体,对公司高管人员实行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72家公司,在1999—2003年公司业绩均呈下降的趋势,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公司监管缺失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目前,加强公司监管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约束而放弃或忽视对公司的监管,只有在有效的公司监管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7.
控制权协议转让通常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然而控股股东的更换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更换效率受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这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8.
以2005~201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家族企业公司透明度、企业价值以及去家族化之间的关系,以检验"竞争优势"理论和"控制权私利"理论对于家族企业在我国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越高,家族企业价值越高;同时信息透明度促进了家族企业去家族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减弱了企业价值对家族企业去家族化的影响。另外,去家族化显著提升了家族企业的绩效水平。文章的研究表明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控制体现了"控制权私利"而非"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且大股东人格主体虚置以致内部人控制问题非常严重,与美国大公司股权极其分散以致控制权由股东向管理层转移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均为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却极为相似。为此,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和约束均成为中美两国改善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结合美国近期改善公司治理的法案和举措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借鉴建议。同时,就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管理团队在其中相互竞争公司实际管理权的市场,而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一个外部、市场化的约束机制,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难以有效突破的情况下,培育公司控制权市场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而培育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必须从消除制度性障碍开始,放松对收购上市公司的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