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包拯对肇庆的治理是中原文化南传的重要途径。包拯治理肇庆期间,积极创设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引进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兴办教育等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政绩。同时,这些措施为中原文化的南传提供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物质基础、人才条件等,使得中原文化从宋代开始在肇庆得到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从建安文人到东晋陶渊明,酒无一例外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但他们饮酒的方式、动机、目的却不尽相同,有慷慨洒脱之饮、清醒沉醉之饮、放诞豪奢之饮、不喜不惧之饮、旷淡雅致之饮。他们的酒意随着时代而变迁。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政府自身之被动、学术界倡导绩效管理理念之冲动、媒体舆论对政府绩效评估之盲动、社会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之不动现象,值得剖析与反思;只有清醒领悟政府绩效管理是一场持续渐进之运动,只有建构以伦理与制度结合之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管理,才有助于实现政府持续改进、人民满意与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武术教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以其内容、方式的独特性呈现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笃礼成规,倡导融洽和谐之意识,体现团结合作之精神;德仁双修,夯实人格塑造之基础,凸现生命理想之崇高;劳筋劳心,磨练坚韧之意志,砺炼顽强之毅力;勇义并重,培养人格之尊严,升华人生之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海关业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把关与服务、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业务高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短缺、实货监管与单证审核、风险统筹与风险防控、关企为友与关企对立、关员执法的自由裁量与内控监督、海关传统职能延续与非传统职能发展等八对主要矛盾,海关基础建设应当利用好系统论与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力思想武器,利用好"联通之道、聚智之剑、避险之策、协同之基、效率之径、轻重之衡、指向之杖"这些新技术应用、风险式管理范畴下的"七种武器",使海关实现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之祖,不但开启了天道之本体"太极",还通过"人极"即"诚"、"圣人之道"、"圣人之法"圣人观思想的论述开启了心性之学;为宋明理学心性之学的发展作了铺垫,为中国儒学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术:术者,会计、簿记之术,记账算账报账之技能也,熟能生巧尔,谓之术。古之称“簿记”,早见于宋,事后之记账算账矣,后须阐明账由,改称会计矣,会计之功能含核算与监督。会计之术可谓计算术、记账术和平衡术者也。道:道者,工作之规范、遵循也,是谓之为财经法规和制度用之于会计工作当中,熟法规,通预(决)算,擅内控,能分析,精益求精者,是为财务会计者也,会计之新境界也。  相似文献   

8.
传统诗论于庾信诗歌多重晚期老成有骨之作,目前期之风格为“轻险”、“淫靡”。钱钟书氏则以文本细读为立论之基,以子山之本质性诗风只当以“清新绮丽”赅之,颇异众家。考之庾诗文本,钱氏之论出之有据。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词风格独特、自成一家,其愁情词始终以女性视角表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即闺中少妇之幽怨美、颠沛流离之哀怨美、殷殷思乡之凄怨美。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目前,理论界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来对荆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成果极少,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就如何开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荆楚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艺报》在"新时期文学批评"建构进程中的角色不可小视。以"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为视角,能够清晰梳理出《文艺报》与文学批评主题建构的密切关联。这主要体现在:"历史重释"带来的文本巡礼与新发现,栏目设置彰显刊物编排取向以及媒介价值观驱动下的"别样"叙事。  相似文献   

12.
水是沈从文和孙犁文学构建的共同意象,水不仅为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还影响了整个作品的外在面貌和内在气质。以水为契机,探讨两位作家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作品风格,能够更好地探究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共同气质,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两位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对御艺的描写借鉴了道家、儒家、法家著作中的御艺事象,在秉持道家"自由天性"思想的基础上,使御艺事象从一般性的喻体成功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完整的艺术意象,也从而确定了御艺事象的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及杨玉环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她有贵妃之衔,知道她备受宠爱.自唐以来,杨玉环的形象有着明显的流变,《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长生殿》等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杨玉环形象.单就《长恨歌传》和《长生殿》而言,就为我们塑造了杨玉环的不同形象,或深明大义,或恃宠而骄.我们可以通过这两部作品中杨玉环政治形象、爱情形象、文学形象、历史形象的比较来分析她的复杂形象.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文学片是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文学电视化,从而给人以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它包括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但从形象、意蕴以及电视媒体特性角度,都说明电视文学片的非文学性。因此,作为大众媒体,电视是不适合发展文学片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论述对象的选择,即以什么样作品作为展示文学发展演变的材料,不应以过去的文学观,或现代文学观来界定,然后依此决弃取。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观念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既不能限于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作品,也不能将古代曾视为“文学”的作品完全纳入进来,而是应当与文学发展变化和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相适应,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语正义》二十一卷,清人董增龄撰。增龄,字庆千,号寿群,嘉庆名医,兼通文史,著述数种,惟《国语正义》二十一卷及《论语雅言》二十卷传世,他书皆佚。作者生平实难尽考,暂依方志及《董氏诗萃》厘清一二。《国语正义》在版本、古注、体例上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作为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文坛的知名女作家,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虽类型各异,但却有着相同的本质: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分析和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揭示其男性批判意识的成因,可以从中透视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祝融是我国上古神话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其形象渗透到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也承载着不同的意蕴。祝融最早出现在诗歌当中,是诗人们在现实中遭遇打击和排挤,政治理想受阻后的悲愤之歌,隋唐以后,诗歌中所呈现的祝融的形象,已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过度,宋代及后世的诗歌当中,则更是展现了一个意蕴丰富的祝融,而随着神话题材诗歌的大量涌现,祝融形象在诗歌中的内涵也逐渐定型。本文从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和渊源着手,分析和考究了历代诗歌中祝融形象的内涵及其意义,以求勾勒出祝融形象在诗歌中的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风格意义的翻译问题是翻译中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翻译中风格是可以传译的,但另一方面,风格也是难译的,具有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