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税服务厅是服务纳税人的窗口,但在环境、服务内容、流程通畅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规范大厅环境建设,建立标准化优质服务,畅通服务流程,健全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办税服务厅的定位和发展趋向于办税服务厅是服务体系的“终端机”、是涉税事项集成的“服务器”、是人机交互系统的“智能网”。税源管理专业化对办税服务厅实体化构建要求在分工上整合服务资源,在分类上建立分类纳税人服务措施,在定位上提升办税服务厅在管理服务中的地位。但目前办税服务厅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进一步明确办税服务厅工作定位、完善纳税服务效能、调整税收管理员职能、加大信息整合力度、提升综合服务层次、完善办税服务厅激励机制,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着力点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3.
办税服务厅作为税务机关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建设和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国税系统的纳税服务水平和征管效率。因此如何建设办税服务厅,就成为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办税服务厅建设面临的矛盾,提出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原有税收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使税务干部与纳税人近距离接触,及时了解掌握所辖区域内税源、纳税户经营状况及相关动态变化,有效解决税务干部以前对纳税户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掌握不实,松懈管理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办税服务厅传统业务定位为征收、登记、发票类业务受理、办理和部分涉税事项的传递。目前已成为税务机关优化纳税服务的主阵地,向纳税人提供“一站式”、“一窗式”、“一城通”、“预约式”和“限时制”、公开办税和首问负责制等服务的场所。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评价体系,推进办税服务厅实体化与构建,客观公正地衡量纳税服务的绩效,是当前税务部门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项目基本情况培训对象:办税服务厅岗位工作人员及业务骨干。培训目标:根据办税服务厅岗位职责要求,通过开展办税服务厅岗位能力的专业培训,达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岗位技能、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执法为民、诚信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培训内容:本项目立足于岗位业务能力的需求,主要开设以下业务课程与培训活动:税收征管流程与工作规范、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税务登记实务、税收政策与纳税申报审核实务、发票管理实务、税收征管软件操作实务、办税服务厅工作规范情景模拟、金税工程专题、当前经济形势税制改革专题、税收征管走势专题、与办税服务厅人员相关会计信息解读专题、与办税服务厅人员相关法律问题分析专题、办税服务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的研讨。本项目立足于岗位对综合素质需求,主要开设以下综合素质课程与培训活动:打造高绩效团队、办税服务厅工作规范与公务礼仪、税务工作中的道德规则、与办税服务厅人员相关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办税服务厅人员与纳税人沟通的技巧、与办税服务厅人员相关文书沟通、办税服务厅人员团队建设研讨。培训时间:15-30天。办班情况:自2005年以来开办该项目,3年来,已为总局、北京、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税务机关举办多期培...  相似文献   

7.
纳税人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权利在税法上的具体化,而纳税人救济权则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坚实屏障。由于我国立法体系不完善,始终缺少一部《税收基本法》来保障纳税人权利,故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成为了纳税人权利保障和寻求救济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税收征管法》在保障纳税人救济权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该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清税前置”原则就是诸多缺陷中的代表。通过学理分析指出该条文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企业破产程序终结后其所欠税款永远失去清偿可能,税务机关应当对进入破产程序的纳税人加强欠税管理。通过分析近年来朝阳地税局的破产欠税数据可以发现,现行的欠税征管措施在面对破产企业时出现了一些困局。而要解决这些困局,必须从四个环节入手,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破产企业欠税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9.
一、项目名称长沙税务学院办税服务厅岗位能力培训项目。二、特点与优势(一)可行性分析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税务系统中开展“六员培训”的通知,要求提高办税服务厅服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岗位技能。  相似文献   

10.
一、培训目标 (一)总目标 旨在提高办税服务厅兼职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解决“怎么教”和“教什么”这两个问题。具体为:第一,全面了解成人教育特点、教育理念、方法和技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第二,有效跟踪纳税服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系统学习和深入讨论办税服务厅服务知识、服务技能、服务形象等方面的专门业务内容,透彻理解影响办税服务厅服务水平的各个因素,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及强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代表国家征税的税务机关、纳税人、税务代理中介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切实维护一种注重纳税人权利保护、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相适应、相制衡的税收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后,国税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在征管上采取了"双定"管理,即对这部分纳税人实行定期核定应纳税额加开具发票核定应纳税额的方式进行征收管理,具体做法是:成立评税小组,即稽核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前分行业、分地段对个体户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然后对个体户自报的经营情况,参照同行业、同规模业户经营情况及应纳税额,综合考虑后初步拟定个体纳税户每月(或每季)应纳税额或营业额,最后提交税务部门的评税小组评议;征管股核定税款后报分局备案,而分局又报到县局备案.  相似文献   

13.
前沿报道     
花垣县邀请纳税人评议法院工作2006年12月29日,花垣县法院邀请了三立集团、金垣电力集团及严德忠等10位纳税人代表对法院工作及队伍建设现状  相似文献   

14.
《新智慧》2005,(1):79-80
一、要建立健全直接征收的管理制度。各地征收机关应按照方便纳税人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设置申报窗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制定、完善征管工作规程.建立健全征收岗位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6,(12):69-69
国税局代地税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当使用地税局征收票据;如经当地国税局、地税局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使用国税局票据。使用地税局征收票据的。由主管地税局负责有关收入对账、会计核算和汇总上报工作,主管国税局应当建立代征税款备查账,逐笔、序时、分项目登记代地税局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使用国税局征收票据的,由主管国税局负责有关收入对账、会计核算和汇总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纳税人行为方式研究在整个现代税收管理理论和税收管理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纳税人行为方式是"的",税收管理的各项活动是"矢"。税收管理是为着使纳税人的行为方式向有利于政府税收目标的实现而设计和实施的。通过本次实证调研发现,纳税人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规范纳税人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税务机关的责任,也是纳税人和纳税人所在单位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尽管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与作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的地位不对等 ,但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仍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 ,是平等的。从全社会角度看 ,税收作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 ,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从具体税收法律关系看 ,征税机关的权利是纳税人的义务 ,征税机关的义务是纳税人的权利。我国当前完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重点是保护纳税人权益。应在更新税收观念的基础上 ,从制定税法充分反映纳税人和公民意见、落实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权利和切实保证税收科学有效使用等方面强化国家义务 ,保护纳税人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权利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结构性要素,只有尊重纳税人权利,才能强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真正实现依法治税。只有行政模式和立法模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构筑保护纳税人权利的互补的、广泛的体制。因此,应该通过立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规范政府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增加政府支出的透明度,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公平程度,切实保障纳税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纳税人隐私权与民法意义上的隐私权在内涵上既有重叠又有区别,纳税人个人隐私是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的法定类型之一。确立纳税人隐私权是保护纳税人基本人权的需要,也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权与纳税人隐私权存在利益冲突,但二者终极价值的同一性决定了在立法上实现利益平衡有可能,在保护纳税人隐私权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合理限制。针对我国纳税人隐私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健全纳税人隐私权保护制度可以从明确主动保护范式、完善程序性规定、优化合理使用规则和拓宽救济途径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不力的现状,有学者提出应当引入日本学者北野弘久"纳税人基本权"理论。纳税人基本权理论强调从税收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本质上是公民基本权利在税法领域的具体映射;其具有提升纳税人权利位阶、将纳税人权利体系化和强调税款支出环节纳税人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尚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税收国家",《宪法》对税款用途的规定比较模糊,税法制度在主体层面形成"负税人—纳税人"的二元结构,纳税人诉讼在现行制度语境中也缺乏适用空间。因此,我国不宜将"纳税人基本权"作为税法建制的逻辑起点,而应当通过预算监督、税收救济等相关制度的完善,推动纳税人权利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