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蓖麻及其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蓖麻不仅具有重要的环保功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和土壤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潜力。阐述了蓖麻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蓖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作用,提出了利用蓖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国内外柳树修复土壤镉污染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短轮伐期矮林柳对土壤镉污染的提取情况,旨在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种植某些短轮伐期矮林柳并收割其地上部分,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内对土壤镉(Cd)污染治理效果较好。与其他重金属和物种相比,柳树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Cd的累积浓度较高,柳树对Cd的吸收量也较高。柳树对Cd的有效提取要求:①选择适合的污染土壤;②每年落叶之前反复收割其地上部分;③最后对整个植株(包括根以及地上茎)进行收割。结果表明,柳属植物是提取土壤中Cd的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植物修复材料,尤其适用于低Cd污染的棕地和农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3.
在调研国内外柳树修复土壤镉污染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短轮伐期矮林柳对土壤镉污染的提取情况,旨在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种植某些短轮伐期矮林柳并收割其地上部分,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内对土壤镉(Cd)污染治理效果较好。与其他重金属和物种相比,柳树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Cd的累积浓度较高,柳树对Cd的吸收量也较高。柳树对Cd的有效提取要求:①选择适合的污染土壤;②每年落叶之前反复收割其地上部分;③最后对整个植株(包括根以及地上茎)进行收割。结果表明,柳属植物是提取土壤中Cd的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植物修复材料,尤其适用于低Cd污染的棕地和农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4.
以铜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修复技术和生物炭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铜离子对土体的污染机理出发,针对铜的吸附机理、有效性、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比了固化/稳定技术及生物炭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发现固化/稳定技术在改善污染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方面表现优越,生物炭修复技术在降低重金属污染方面表现良好,并明确了以生物炭修复技术联合固化/稳定技术来修复铜污染土体是一个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在概述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与分布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外源物质对植物累积重金属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文献分析表明:1重金属在植物中的积累和分布会随金属种类、植物器官与细胞的不同而各异;细胞壁对重金属的固定与液泡对重金属的区隔化是耐性植物重金属细胞分布的主要方式。2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多胺等对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累积和分布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应用中,可以考虑添加外源物质以提高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6.
螯合剂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是一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主要综述了该项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水质状况、河流底泥和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生物资源破坏、河流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五个方面对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表现出水体受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复合污染,河流底泥和土壤受镉、汞、锌、铅的重金属重度复合污染,水土流失从上到下逐渐加剧,以长株潭、衡阳、郴州最为严重,陆生和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不断减少,湘江枯水期生态需水、生态景观和航运功能基本丧失的严重恶化趋势。本研究将对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分层采集了6个典型剖面(0~80 cm),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Cr、Ni)的含量水平,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外围区。尾矿区土壤中Cu、Pb、Zn、Cd、Cr、Ni的含量明显高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超标严重,垂向污染也达到一定的深度。外围区土壤重金属也有一定程度积累。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评价显示,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已经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其中Pb和Cr为安全级别,Cd和Cu的污染最为严重,Zn和Ni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也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对环大冶湖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Cr、Ni、Mn和Co的含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环大冶湖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价,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环大冶湖周边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已影响到了农田的安全生产。地积累污染指数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Pb、Zn、Co、Ni、Mn和Cr。土壤中Cd的地积累污染指数为1.72~4.29,1、26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重累积,其中26号土壤Cu属偏重累积,28号土壤Cu亦属严重累积。Cd的生态风险系数最大,其中25、26、27和28号采样点土壤Cd属极强生态风险危害,其中28号土壤Cu亦属较强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并结合重金属污染来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Pb以外,重金属Cr,Mn,Ni,Zn和V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湖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各功能区Pb为轻度污染,Cr,Mn,Ni,Zn和V处于警戒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学校绿地污染最为严重,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研究还发现,武汉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存在差异,其中V,Cr,Ni和Mn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Pb和Zn来源于交通源排放,都属人为污染源。各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Cr Pb Ni Zn;致癌元素Cr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指数均高于1×10-4,说明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Ni的致癌风险指数介于阈值范围(1×10-6~1×10-4),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采集河北平原农业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Cu、Zn、Cr、Cd、Ni、Pb、Hg及类金属As的含量。首先运用ArcGis预测了重(类)金属的空间分布图,然后通过地累积指数法(Igeo)对研究区农业土壤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重金属污染物来源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除Ni、Cr、As外,Cu、Zn、Cd、Pb、Hg重金属大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尤其是Cd、Hg的大部分样品地累积指数大于1,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空间分布图显示,Cu、Zn、Cd、Pb和Hg重金属分布范围广,尤其是Hg元素。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重(类)金属主要来自于施肥、燃煤、汽车尾气等多方面污染。通过上述结论,论文提出了防止重(类)金属污染的相关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毛铺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Zn、Cd)、总氮和总磷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毛铺水库周边农田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Cd污染已影响到了部分农田的安全生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2号和3号采样点土壤尚清洁;4、5和6号采样点土壤属轻度污染。Cd的生态风险系数最大,1、2、3和5号采样点土壤中Cd属中等生态风险危害,4号和6号采样点土壤中Cd属强度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冶湖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对大冶湖各子湖及周边港渠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Cu、Pb、Cd、Zn、Cr进行实地采样和分析研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表层和深层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水体及底泥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三里七湖、罗桥东西两港污染最严重;大冶湖流域是Cd重污染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Cr≈Zn;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元素综合潜在危害程度均为"极强",表明大冶湖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严重;Pb-Cd、Pb-Cr、Cu-Zn、Zn-Cr之间显著相关,说明这些重金属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黄石市郊主要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黄石市四个主要蔬菜地土壤中铜、铅、锌、镉、镍的污染情况进行测定分析,运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区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元素的重金属污染,具体表现为:铜、铅、锌、镍的超标率分别为57%,38%,43%,4.8%,镉没有超标;铜为中度污染状态,铅、锌为轻度污染状态,镍处于警戒级水平,镉很安全;全市土壤中重金属铜、铅、锌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7.4%,80.3%,53.98%),说明这三种元素的污染在各样点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区域菜地土壤均为轻度污染状态,但存在着不同的污染元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磁湖沿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4种有代表性土壤中cu、Pb、cd、zn的有效态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沿岸土壤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低,不同来源的土壤土质相差较大,部分土壤受到Pb、cd、zn、cu中等污染,受湖水冲刷的地方,cu和zn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含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ⅠS)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海南岛农用地中的Hg,Cd,Cr,PbandAs5种重金属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这对海南岛农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受污染缓流水体底泥生态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污染缓流水体底泥中污染物质的长期缓慢释放是水体生态修复的难点.文章通过使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磁湖底泥进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有利于加速底泥中营养物质的降解与释放,对受污染底泥有明显的生态修复作用,对以后开展类似湖泊的治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大冶市一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和Pb的形态和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究土壤本身性质对工业园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为:CuPb且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b含量与Cu_(有效态)含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中重金属Pb与Cu_(有效态)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较强。工业园区农用土壤pH值与Pb_(弱酸提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有机质的含量与Cu_(可氧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可见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均会对重金属Cu和Pb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大冶有色冶炼厂为中心,对其周边土壤和道路尘样品中的6种重金属Cu,Pb,Cr,Cd,Zn,Fe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pH对道路尘及土壤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以评估其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FeCuZnPbCrCd(道路尘),FeCuPbZnCrCd(土壤)。与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背景值相比,样品中重金属浓度明显偏高,表明冶炼厂附近重金属的污染比较严重。重金属在空间上分布均一,且各元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其来源相似,均由金属冶炼等活动导致。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量远大于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约为9~10倍。随着释放时间的增加,重金属释放量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选取安徽安庆月山铜尾矿废弃地的自然定居腺柳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定居腺柳对重金属Cd、Pb、Zn、Cu的吸收、转运以及在其根茎木质部、皮部、叶部中的分布差异。研究发现,腺柳植株体内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Cd、Pb、Zn和Cu的吸收与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重金属Cd在根皮部含量最高,达到1 438.919 μg·kg-1,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228.065 μg·kg-1;Pb在根木质部含量最高,为4 010.225 μg·kg-1,而在根皮部含量最低,为272.312 μg·kg-1;Zn在茎皮部含量最高,为137.563 mg·kg-1,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11.554 mg·kg-1;Cu在茎皮部含量最高,为36.024 mg·kg-1,而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19.786 mg·kg-1。腺柳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Cu>Pb。腺柳植株叶片中的Cd含量与铜尾矿废弃地基质土中重金属Cd、Pb、Zn、Cu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中Zn含量与铜尾矿基质土中全氮的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腺柳植株中Pb和Cu的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腺柳对土壤重金属Cd具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用于受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