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是大头开销,但多数人对于买车、上牌、保险、贷款等专业知识并不完全熟悉,所以买车时常常会被商家忽悠,多花了冤枉钱。近日,江苏省消协发布了2015年第1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要防范"搭车收费"等消费陷阱。在买车时遭遇搭车收费的情况并不少见,市民刘先生的首次购车体验就被这种收费弄得"不欢而散"。日前,他在南京雨花台区的一家4S店看中一辆轿车,并缴纳了  相似文献   

2.
朱蒙 《经营者》2012,(5):26-29
城市SUV在国内的汽车市场持续升温,无论是原装进口还是合资品牌都已成为消费者所追捧的购车对象。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对于那些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可千万不要忽视这句话的含义。本期我们挑选四款热门的城市SUV车型,详细对比其维修保养的费用,相信对你在车型选购时会有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融化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贷款买车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各种个性化汽车信贷服务也相继展开,一场围绕汽车金融展开的竞争也在火热上演,“零首付”“零利率”“贴息”等优惠字眼不断挑逗消费者的眼球,也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面。然而消费者对于这类名目繁多的汽车金融业务是否认同,是否会利用这种业务在购车时为自己买单呢?本期《汽车消费报告》与12580生活播报联手展开的调查,就从“汽车金融”这个话题说起。  相似文献   

4.
林雷 《经营者》2013,(1):56
了解消费者对汽车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需求是现阶段调查的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构建一个合理准确的满意度评价体系时近年关,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期待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利激销售。其中,"零利率、零月供、零首付"的汽车金融不仅为经销商拓宽了利润空间,也让很多消费者提前实现了购车梦想。在我们最近一项汽车消费信贷调查中,84.6%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接受贷款购车的方式。现在,国内消费者贷款购车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汽车金融的概念逐渐被大众熟知并接受。随着业内对汽  相似文献   

5.
《城市问题》2012,(2):10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近日在新华信汽车市场研讨会上透露,为了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国内一些大城市今年很可能会制定"交通拥堵费"政策,他还建议,消费者应理性购车,并把需求当做购车选择的首要衡量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汽车的消费需求量连续6年年均增长超过20%,成为又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购车量剧增的同时,贷款买车者所占比例不足10%,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信贷和租赁买车占购车者80%以上的统计数字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7.
《汽车商业评论》调查一千位消费者,发现购车成为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压不住的渴望,因为车就像手机,别人都有,你能没有吗?在向汽车业专业人士问顶之际,《汽车商业评论》同时抽样调查中国汽车已经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对于未来的购车态度。  相似文献   

8.
<正>据调查,在美国有75%的消费者会在购车之前,先去网络上浏览产品的相关信息,而其中45%的用户会直接到销售店去购买汽车。在国内大中城市,汽车消费者购车之前也首先从互联网上查找需求信息。由此可见网络是汽车消费者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日渐旺盛,那么提到买车,究竟有多少人想买,什么价钱消费者最能接受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居民有购车愿望,有8成居民认为轿车价格在10万元以内合适。据调查,有购车愿望的居民占52.6%,比一年前调查时的比例高44.5%;没有购车愿望的居民比例为40.6%,比一年前调查时的比例降低26.9%。业内人士分析,有购车愿望居民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今年我国经济的强劲回升,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调查显示,高达80.4%的居民表示家用轿车合…  相似文献   

10.
《巴蜀质量跟踪》2002,(3):30-31
入世使得汽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私人购车市场。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在入世后一段时间内购车;汽车的性能和适用性将成为选购汽车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我们这次特意选编了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的轿车油耗对比实验,希望能够为欲购车的消费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验式营销在汽车网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CNINIC报告,我国因特网用户处于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国内已经拥有超过2.1亿的因特网用户,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这2.1亿网民中,有大量的汽车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据调查,在汽车消费者中,有超过40%的用户在买车前会借助互联网进行汽车品牌的查询、性能的比较,并通过论坛等方式同某些品牌的使用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为自己买车提供参考。因此因特网已经成为汽车企业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的重要媒介。体验经济时代汽车的营销不同于传统经济形态下注重其产品的功能齐全、外型美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驾驶安全和舒适问题成为消费者买车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汽车前风窗玻璃光畸变问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驾驶感受,极端情况可能导致驾驶疲劳而出现车辆失控,给消费者及整车制造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文章结合汽车前风窗玻璃生产流转的过程,对前风窗玻璃光畸变性能造成影响的逐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管控,为汽车前风窗玻璃光畸变问题的管控和预防指引方向,为前风窗玻璃光畸变问题提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限购政策不仅给准备购车的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未曾预期的改变,也极大冲击了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当然,挑战和压力不一定是坏事。也许消费者刚好可以借限购来认真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购车的必要,从而能更加理性地购车。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也可以借这样的契机,实现汽车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使得整个产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的汽车市场上,进口车根本不需要通过加装ESP系统来讨好中国的消费者,少数加装ESP系统的洋车也只是他们用来换取更高利润的一个手段而已,国人没感到被洋人愚弄吗?花着比国外更高的购车价格,得到的却是国外简配车型,  相似文献   

15.
从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像Polo、高尔夫、嘉年华等老牌小型两厢车已经跌出了前十位。究其原因,首先是传统的小型两厢车在华销售年头已经很久,消费者多少产生了审美疲劳,转而关注更吸引眼球的全新车款;其次,随着多地开始政策收紧,限购、限牌使得大家买车的机会降低,一旦拿到购车指标,则希望直接入手更高级别车型或SUV。随着老牌小型车大众P010的改款和本田飞度的换代,以及丰田致炫的逆袭,希望能够在竞争中推动小型两厢车市场的壮大。  相似文献   

16.
性能价格比最重要很多买车族在购车时,往往先注意车身外形、颜色和款式,然后就是价格能否打折,而很少关心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业内人士指出,恰恰被人们忽视的汽车性能才应该是购车时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而对于买车族而言,性能价格比又更显得尤其重要。应综合考虑车的售价和其性能之后,再权衡出最适合自己的车。另外,实用的汽车功能性装置也同样是购车人容易忽视的。人们通常更多地注意“座套是不是真皮的?”、“门窗能不能自动升降?”、“音响有几个喇叭?”实际上前大灯高低调节装置、大视野门边后镜以及可调节高低位置的座位等功能性装置…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汽车市场,几乎每周都有新车下线,降价战也一直没停过,这让许多购车者茫然失措:新车太多,到底该买什么车?降价不断,何时买车才不亏呢?淡季阶段找便宜就车市而言,每年都有几个相对的淡季,如春节过后至清明节前,这段时间汽车行情一般比较淡,厂家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大,加上许多厂家习惯在此阶段推出新车,因此每年这一季度都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新车纷纷下线;"降价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汽车的价格比平时便宜不少。另一个淡季就是7月至8月间,这时天气炎热,加上没有什么新车下线,车市热点少,消费者买车的兴趣也大减。如果选择此时买车,也许能从经销商那里谈到一个好价钱。国庆黄金周之后到11月份也是一个相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汽车市场近年来的表现不太令人乐观,造成这种市场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家庭购车潮暂未形成。对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这种家庭购车潮何时能形成呢?有关人士认为,到2003年,国产轿车将大举进人中国家庭。 经济形势向好家庭预期收入增加 经济向好,三年后,百姓袋里有钱,买车信心十足。汽车消费是一种带有连续支出的特殊消费,正因为这一特殊性,作为一个家庭,要想让他们订出购车的决策,并非取决于这个家庭今天的积蓄,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未来收人的多少,未来收人能稳步增加,家庭购车的信心愈大;而未来收人不明朗,甚至有…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3,(22):255-255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以及国内外汽车消费理念间的相互影响,中国汽车整体消费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呈多元化和个性定制化趋势。消费者对汽车各种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质化的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这种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监督与选择》2011,(4):176-177
在本期的专家坐堂中,异响的问题依然占到了一定的比例,经常出现的异响说明一些车辆在这方面的技术有待提高。另外,一些咨询的问题其实都在汽车说明书中有提及,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却是会开车就不会去看说明书,这也造成了一些行车中遇到的问题和误区,建议车主不妨在买车后花点时间阅读说明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