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BEER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方法,采用1995年第1季度至2005年第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净对外资产比重的提高会引起均衡汇率升值,而反映Balassa-Samuelson效应的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的提高、开放度的提升及政府支出比重的上升都会引起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贬值。样本期内汇率失调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并不像国外文献估计的那么高,相反在我们估计的样本期内失调程度是比较小的,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稳定在均衡汇率附近。增长回归分析表明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高估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低估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均衡实际汇率指的是同时满足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是判断实际汇率水平是否失调以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均衡汇率是汇率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实中的实际汇率水平常常偏离均衡汇率,引起汇率失调,长期的汇率失调会对现实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均衡实际汇率水平,对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1996-2010年的季度数据,基于BEE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对人民笔上对人民币的长期失调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考虑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多维度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有重要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中国基本经济要素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2008~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高估5-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2-6%,2009~2010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接近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通过对1994~2010年间的若干影响实际汇率的基本经济变量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选择的解释变量存在着协整关系,其中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最大,政府支出占GDP比值对人民币汇率有正面影响,而开放度与其负相关;二是观测期间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呈总体上升,其低估与高估的现象交替出现,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失调。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失调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1980年~2008年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四次低估和三次高估。目前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的双重挑战,应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美等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国实际汇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的相对偏离.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各种均衡汇率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1960~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而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4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5年及以后的名义汇率是低估的。从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60~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两阶段低估、三阶段高估情况。  相似文献   

8.
关于货币汇率的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了均衡实际汇率、自然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等分析测算均衡实际汇率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均衡实际汇率对判断一定时期市场汇率对其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状态有重要的意义。而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内涵及其彼此的异同,必须了解内外均衡的概念。文章介绍了各种均衡理论的基本形式和内涵,指出了经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辨析了短中长期内外均衡实际汇率的内在联系,以此提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BEKK-MGARCH模型建立了中、美、日三国的实际均衡汇率方程和方差方程,对1994年以来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实际均衡汇率及其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的实际均衡汇率受其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不同,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还受到了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的影响;中美、中日、美日之间的联动关系存在显著的ARCH和GARCH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均衡汇率再次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且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更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涉及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常用的均衡汇率估算模型进行介绍,然后,简要评述国外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的结果,最后对于目前研究状况及现存文献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内外均衡汇率:1982~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估计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结果表明,1982~1991年人民币汇率高估,而自2004年以来,低估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提出"事前均衡汇率理论"并度量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发现2008~20lO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需升值20%左右,而人民币对世界关键货币的名义升值幅度取决于政策层面的目标函数.其政策含义是:以不同理论得到的均衡汇率值为参考,根据现实经济动态变化,设置好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努力朝此均衡水平调整;推行"人民币汇率升值隐性目标区间制",2008~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升值幅度只需定在6%~10%之间.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测算了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然后考察了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是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会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一)人民币近期汇率变化 自2011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19日近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年下半年,尽管受到欧美债务问题的冲击和汇率步入均衡区间,  相似文献   

14.
“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李建伟  王彤 《经济界》2010,(4):12-17
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己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了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16.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探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规律,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特点,把它分解为美元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积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考察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对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修正。从我们研究中可以看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的重要作用,这包括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有效汇率中的权重的两种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或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收入(或国内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也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弹性的变化来看,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我国“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秦臻  韩馥宇 《价值工程》2019,38(27):101-10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一再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汇率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调整杠杆和抓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本文选取1992-2017年的重要水产品(藻类产品)出口贸易及总产量的年度数据及汇率的年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国藻类出口贸易的影响。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获得汇率与出口之间影响的时变系数,这比静态模型更准确和真实。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藻类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贬值可以刺激藻类产品的出口。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藻类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将汇率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根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同时尽可能避免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的均衡汇率理论及其评估方法,其次对我国学者近年来所构建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进行了比较和综述,并指出该理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确定以及汇率政策制定和调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数,CPI代表的一揽子商品价格,3个月定期利率和国际收支数据,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价格弹性、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利率弹性和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收支弹性三个指标.用这三个指标衡量中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粘性,测算汇率的敏感度.得出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初具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时间不一致问题.中国的改革放宽资本管制,需要等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更进一步,抚平汇率利率弹性的巨幅波动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放宽资本管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趋势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几何加权平均法设计反应中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变动状况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标,系统地研究了两者的变动差异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至2003年8月的连续14年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虽然贬值了近40个基点,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3.59%。因此,如果依据汇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来判断,中国政府近14年的汇率制度安排,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国际上攻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言论似乎缺乏理论依据,但是,如果以贸易平衡作为判断“均衡汇率”的基准,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作者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汇率实质上已经成为实现全球财富在国际间再分配的重要机制,我们必须结合国内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和各国物价变动状况等基本变量综合考虑汇率问题,前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和储备管理策略必须服从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远期目标和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