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采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通过对1994~2010年间的若干影响实际汇率的基本经济变量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选择的解释变量存在着协整关系,其中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最大,政府支出占GDP比值对人民币汇率有正面影响,而开放度与其负相关;二是观测期间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呈总体上升,其低估与高估的现象交替出现,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失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BEKK-MGARCH模型建立了中、美、日三国的实际均衡汇率方程和方差方程,对1994年以来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实际均衡汇率及其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的实际均衡汇率受其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不同,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还受到了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的影响;中美、中日、美日之间的联动关系存在显著的ARCH和GARCH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各种均衡汇率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1960~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而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4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5年及以后的名义汇率是低估的。从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60~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两阶段低估、三阶段高估情况。  相似文献   

4.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探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规律,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特点,把它分解为美元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积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考察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对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修正。从我们研究中可以看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的重要作用,这包括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有效汇率中的权重的两种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或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收入(或国内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也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弹性的变化来看,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我国“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内外均衡汇率:1982~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估计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结果表明,1982~1991年人民币汇率高估,而自2004年以来,低估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提出"事前均衡汇率理论"并度量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发现2008~20lO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需升值20%左右,而人民币对世界关键货币的名义升值幅度取决于政策层面的目标函数.其政策含义是:以不同理论得到的均衡汇率值为参考,根据现实经济动态变化,设置好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努力朝此均衡水平调整;推行"人民币汇率升值隐性目标区间制",2008~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升值幅度只需定在6%~10%之间.  相似文献   

6.
均衡实际汇率指的是同时满足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是判断实际汇率水平是否失调以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均衡汇率是汇率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实中的实际汇率水平常常偏离均衡汇率,引起汇率失调,长期的汇率失调会对现实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均衡实际汇率水平,对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1996-2010年的季度数据,基于BEE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对人民笔上对人民币的长期失调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BEER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方法,采用1995年第1季度至2005年第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净对外资产比重的提高会引起均衡汇率升值,而反映Balassa-Samuelson效应的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的提高、开放度的提升及政府支出比重的上升都会引起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贬值。样本期内汇率失调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并不像国外文献估计的那么高,相反在我们估计的样本期内失调程度是比较小的,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稳定在均衡汇率附近。增长回归分析表明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高估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低估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际收支失衡和美元危机讨论中提出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揭示了购买力平价作为均衡汇率解释理论存在系统偏差.该假说包含的一国经济追赶会伴随本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的推理,构成研究经济增长和本币汇率长期走势关系的起点命题.本文将借助该命题来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同时进一步探讨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即期日度数据的外汇市场有效性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2000年1月-2006年12月的日元/美元、欧元/美元、英镑/美元以及人民币/美元的每日即期汇率数据,运用协整方法对外汇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日元与英镑,日元与欧元,以及人民币与日元、与英镑、与欧元的汇率市场是有效的,分析认为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采用协整方法对外汇市场的长期数据进行检验来验证市场有效性是可行的,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实际判断以及未来预测,为监管当局的决策提供建议,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1季度。研究表明,当前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估现象,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失调背后的经济原因分析表明,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长时期的失调,建议央行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加积极和更具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与汇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为指标,运用多元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股市与汇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汇市对股市表现出较强的波动传导,而股市对汇市的波动传递则相对较弱,存在着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4.
孔小伟 《价值工程》2012,31(17):140-142
本文采用IMF提供的1990-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数据,在VAR模型的框架下对实际有效汇率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就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实际汇率变动对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广东省经济较强的外源性,我们认为实际有效汇率渐近升值的冲击并不能自动有效地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有赖于政府的政策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我国经济内外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短期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贸易顺差、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增长因素。长期来看,决定长期汇率均衡走势的是实体因素(外汇储备、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价格因素(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在短期内可能对汇率影响较大,但长期内不再重要。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the renminbi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y as an impetus to foster China’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ffe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has attracted mas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financi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 genetic programming (GP) method to generate new RMB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forecasting models incorporating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ffect. Our models are proved to have significant accuracy improvement in predicting both RMB/US dollar and RMB/euro exchange rate volatilities, compared with standard GARCH volatility models, which are in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ffect. Furthermore, our models display salie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to formulate monetary policies and currency traders to design effective trad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目  赖应鹏 《价值工程》2006,25(11):158-161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进出口总值达14224.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超过70%,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步确立了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至今已升值约3.3%。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克莱因模型,采用1999 ̄2005年季度数据,建立我国进口、出口的自回归双对数模型,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实际进出口的影响,以期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