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研究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根据《201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2000—201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协调水平较低。又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每种因素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FDI)、R&D经费投入。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做优一产、增加一产产值,扩大一产劳动力容量;做强二产,提高浙江工业化率,增强浙江经济增长动力;通过加速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和打造现代服务业做活三产,提高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措施提高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江苏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化进程描述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长期与短期的相互关系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江苏省产业就业结构高级化是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原因,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对城市化的作用不显著;城市化均不是第三产业总产值占比和总就业占比结构的显著推动因素。相应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加快落实新型城市化的核心要义;2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幅提升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3促进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引起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八五”时期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劳动就业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以及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内部升级效益对就业的影响,拟为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调整就业结构,维持就业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是造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玉  涂乐宇 《企业导报》2011,(11):145-146
以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灰色关联度为工具,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不协调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第二、三产业具有一定吸纳就业潜力,但吸纳就业人员不足。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FDI流入不足、工业增长乏力、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是造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交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布上匹配性不高,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结构间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调整教育结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吸引高层次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教育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不断发展的产业结构又不断要求合理的教育结构与之相适应,而两者的关系又在就业结构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调查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成因,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共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不仅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关系着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合理、有效。进入新世纪以来,衡阳市产业结构从“三二一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积极变化。但是,衡阳市就业结构模式至今一直维系在“一三二”,结构没有转变,这种就业结构显然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要保证衡阳市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就必然要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论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研究二者结构关联性的回归分析法;其次建立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论给予解释并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增长加速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或者国际贸易的更大开放。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和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分析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赋权法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1-2010年间河南省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4):167-168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决定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河北省县域2001—2010年统计年鉴资料,运用结构偏离度分析方法,揭示了河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扩大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60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在不断优化,并且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内蒙古地区就业结构由1952年的87.63:3.76:8.61转变为2011年的45.87:17.73:36.40。地区的产值结构也在不断演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已由1952年的71.1:11.3:17.6演变为2011年的9.1:56.0:34.9。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经济发展。虽然内蒙古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内蒙古重工业的过快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蒙古地区劳动力就业也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因此,内蒙古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将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地区经济和就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均GDP、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相比滞后,但与就业结构相比并不滞后,城市化滞后的实质是就业结构滞后的结论。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就业结构偏差的特点,以规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形成的根源,认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偏差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莎莎  向佐春 《价值工程》2013,(21):174-175
文章从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及结构偏离度三方面入手,对江门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江门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关系逐步趋向于合理发展,但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此,注意吸引人才及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又是民之根本,做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1985~2013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历史和趋势,对二者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通过结构偏离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水平。长期以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质量效益较低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变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率偏低;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率偏低。西部地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平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巧月 《活力》2023,(2):41-43
一百年以来,仪征市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济协调性不断增强,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发展经历了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的历程,城乡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