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股票期权目前被广泛使用,但中国学者大都忽略了其风险激励作用。本文以中国2006~2012年公布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将计划划分为福利型与激励型,分别研究其对管理者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利型股票期权对管理者的风险激励效果弱于激励型股票期权,同时激励型股票期权总体上对管理者风险承担没有显著作用,福利型股票期权使管理层更加厌恶风险。  相似文献   

2.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给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常常被视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与制度环境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经理人代理理论分析了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案例,认为伊利股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不仅没有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反而成为经理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邹嫄 《企业经济》2008,(4):168-171
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激励高管人员努力工作,提高企业业绩。本文分析了广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以及股权激励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完善公司治理、加大股票期权激励以及出台相应的激励配套措施是现阶段增强高管激励效果、提高广西上市公司企业业绩可以考虑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原因和源条件,股票期权为解决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主契约的衍生契约,在解决代理问题过程中自身也会产生合同的不完全性。本文以公开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设计及其激励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黏合”不仅导致了大股东而不是经营者主导股票期权制订过程,采取措施提高股票期权的行权门槛,产生新的代理问题,而且使股票期权失去了激励的源条件,股票期权业绩考核指标与激励对象不再相关,最终导致股票期权激励效应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5.
伊利引发的股票期权问题及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司股权的E1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日趋普遍.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和约束公司高管人员及其核心技术人员,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上市公司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机制.文章通过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实践案例--伊利股份股票期权激励,讨论我国股票期权实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芳  郭悦  周竺 《会计之友》2021,(6):118-125
创新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而企业R&D投入主要取决于高管团队的能力,什么样的高管团队能力特征有利于企业促进创新研发,通过股权激励能否有效激励高管团队增加研发投入?文章以2012—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管团队学历、任期和专业技术背景三方面能力特征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并讨论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学历、专业技术背景平均值与R&D投入正相关,高管团队能力特征的异质性均与企业R&D投入负相关,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能影响高管团队能力特征的某些方面并对企业R&D投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理股票期权是公司治理中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的一种形式,它对于激励经营者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和持续成长有正面作用,因此为国内外上市公司广泛采用。但现行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徒具期权交易形式的馈赠型期权(免费的期权权利),其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对称的特性使它不可避免地沦为公司高管攫取不当利益的工具,此外本文还简述了限薪政策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向伟 《中外企业家》2013,(12):74-75,79
文章采用2006-201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的国有性质、股权集中度、高管年龄与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负相关,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美国上市银行1998—2014年的数据,将股票期权激励、代理成本、CEO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研究,以代理成本为中介变量,CEO过度自信为调节变量,以检验股票期权激励是否会影响并购决策,以及股票期权激励、代理成本、CEO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EO股票期权激励能够有效刺激其做出并购决策;代理成本对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CEO过度自信能显著调节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CEO过度自信对于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会通过代理成本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以激励效果和激励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作用以及对现金流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期权更具有激励效果,对现金流的影响比较大,并且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成本要高于股票期权,最后指出公司选择激励方式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机制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有效地缓和了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公司做出长远谋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股票期权机制的产生原因,含义,以及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我国股票期权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只有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及经理市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票期权激励相关法规,才能使股票期权激励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利华 《企业经济》2005,(12):223-224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一直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个角度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美国公司法改革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运行环境做了全面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解决公司中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信息机制的角度对股票期权制度的正负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设计、现行会计处理手段以及股票期权的信息传递路径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我国实施这一制度的激励效果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管股票期权(ESO)激励与股东利益相关性、实施ESO激励的动因以及授予ESO后的公司风险承担和对R&D的投资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了国外有关文献,发现授予ESO对公司高管会形成正负两种激励,故ESO既可能增加公司价值,也可能增加新的代理问题、损害股东利益.因为公司实施ESO激励有诸如公司规模、资本结构、管理者的视野与任期、所有权结构和流动性约束等内在动因和增长机会、面临的风险和会计数据噪声等外部促进因素,而各因素会形成高管不同动机的驱动力,进而在风险承担和R&D投资上采用不同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ESO激励的效果、动因与行为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ESO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所有者与控制者分离的趋势,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约束公司管理人员,美国大型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并在80年代取得普及性的发展.受美国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建立或完善了自己的股票期权制度,从而使股票期权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上市公司重要的激励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激励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市场有效性较差、现行法规体系约束过多等诸多障碍,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本文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公司斌予经营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或弃权。目前股权激励仍然是最主要的长期激励工具。2005统计资料表明,在全球财富强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中,64%来源于工资与奖金以外的长期激励,而在长期激励中,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占据55%。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公司斌予经营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或弃权。目前股权激励仍然是最主要的长期激励工具。2005统计资料表明,在全球财富强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中,64%来源于工资与奖金以外的长期激励,而在长期激励中,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占据55%。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制度是以非路径依赖型期权为载体而设计的。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收益只取决于到期日股票即期市场价格的期权,出现了反向激励问题。本文从创新载体角度出发,采用适当的路径依赖型期权,并根据其风险收益特性重新进行制度的结构安排和参数设计,从而有效控制反向激励问题,发挥股票期权制度对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据股权激励的内在机理,结合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基础,在重新审视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提升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与审慎处理期权费用化、尽快调整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等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