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精益生产是对原有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从战略层次出发,即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生产方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无缝对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否促进组织的发展,关键在于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与其生产经营战略方向一致。推行精益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至关重要。精益生产是对原有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相应的人力  相似文献   

2.
张俊现  盘毅 《价值工程》2013,(19):151-153
随着我国企业对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行,存在着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导致的精益生产效果不佳的情形,本文在分析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发现了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在四个方面提出的挑战。相应提出了应对精益生产对人力资源挑战的四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精益生产管理在中国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并且在一些公司也取得了显著地成效.然而,许多的公司在学习精益生产的理念时,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各种工具的学习和掌握上,而不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着重讨论方面精益团队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说明只有真正以人为本,才有可能实现精益,并将精益生产方式不断保持下去,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高质量、低成本并富有柔性的生产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行业的生产中.精益生产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以相对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利用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艰巨复杂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5.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人才战略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如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高质量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重点关注的问题,烟草企业亦是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有一些待改进之处。精益管理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之一,烟草企业需要将其和人力资源管理保持相同发展的步调,增强精益管理方面的投入。本文首先分析了精益管理理念的概念与重要性,其次提出了此理念的合理应用方式,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企业发展好坏与人才战略有重要联系,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各个企业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烟草企业亦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烟草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稍微落后。在精益化管理成为企业热点问题的新时代,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精益管理。本文主要从精益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出发,对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精益管理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精益六西格玛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整合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弥补单个管理模式的不足,真正地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刘晖 《中国质量》2007,(2):94-96
精益生产最终的目标是“平衡”.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变异”.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融合——精益六西格玛探索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蔡兵科 《物流科技》2010,33(4):125-126
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都是先进的两种企业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是有效实施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前提基础。通过分析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异同点和理论基础,在企业中整合应用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以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精益思想属于一种生产管理思想,其强调了不做无用功,讲究真抓实干。这种管理思想逐步融入到企业中,并且正在改变着企业的具体管理情况。在当前如此激励的竞争形势下,现代企业为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更需要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消耗方面下功夫、做努力,尽可能降低这些方面的成本,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企业生产管理中精益管理的实施情况,分析精益管理的原则、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精益管理在企业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许多企业5S管理活动的成功实施,打下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文化基础与管理基础,精益生产这个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及强化企业体质的生产方式已经在国内更为广泛地推行开来,某些企业更是投入巨资全力推行,比如北京某汽车企业每年花300万元请顾问公司进行精益生产方式的咨询。不过,笔者在看到许多企业推行所谓精益生产1年,在现场却几乎找不到精益生产的影子时,认为很有必要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精益生产了。  相似文献   

13.
精益生产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关于精益生产管理的企业咨询顾问公司有很多,主要是做精益生产的理论宣贯和实施指导。小产线想要有改善只能自己来摸索着实践精益,应用精益的思想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论文立足于现有产线资产,将“精益生产”的宽泛理论抽丝剥茧应用于“小产线”,细化精益生产管理实际操作,实现精益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杰 《中外管理》2004,(2):75-76
精益生产管理对品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就是追求零PPM(百万分之一)的缺陷率,追求客户100%的满意。以往谈到精益生产管理时往往偏重于介绍精益生产中对生产平准化、物流、看板、标准作业、U型生产线场地布局、多能工训练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实施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以牺牲安全和品质为  相似文献   

15.
当下,我国众多企业都引进了精益生产模式,旨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获得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思想、特点和所使用的工具;并且结合精益生产在中国目前的应用现状,对我国企业实施和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精益出身于“生产”、“制造”,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将精益与JIT等同的误解,使传统的精益应用多数局限在“生产”、“制造”和JIT/看板上。文章提出了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设计理念,并对其必要性和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使企业精确地生产精良的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精益生产思想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汽车行业到其它制造行业,进一步扩展到其它领域。精益生产不仅是一整套生产组织方法,它还成为一种意义深远的管理思想。实践表明,成功导人精益生产方式,需要打好以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再造企业岗位开发人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河南邦杰集团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及时制造、精益生产、零缺陷"等先进管理经验,创造了"以岗位再造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运作提高企业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精益管理对改善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优化车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机制反应能力,提升隐患排查和治理效能,均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它使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在车间得以深入落实,有效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提升了车间本质安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本文以烟草企业K为例,从危险源风险单元划分、辨识、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着手,对比实施精益管理前后效果,论证了精益管理在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应用的有效性,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运用数据统计法分析隐患发生规律,论证了精益管理在车间隐患排查治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实现了隐患排查和治理效能的提升。总之,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种工作机制的精益管理,促使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在车间的深入落实,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精益模式冲击着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其在制造业的巨大成功推动了精益思想在各个行业的传播和应用,成为新一轮管理变革的指导思想。由于精益模式聚焦于消除浪费、为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流提速,所以越来越多采用精益生产的公司发现传统的财务系统已难以支撑公司的精益业务管理。为了更精确地描述精益活动进程,使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业务发展,财务部门必须重新设计一套监督及衡量精益活动进展的精益财务系统。精益财务系统的先进性表现在:能够为公司提供精益化的业绩考核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