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皮鞋做明胶加进果冻和酸奶”的相关微博在网上引发热议,上万网友转发评论.微博发出后,有网友猜测,微博指的是老酸奶和果冻中的增稠剂,有可能就是用皮革炼制的工业明胶. 果冻企业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果冻的增稠剂中并不含明胶,而是卡拉胶,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乳企则表示,大企业绝不可能使用工业明胶,而食用明胶对身体是无害的.专家也认为,不太可能存在大品牌企业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的情况.食用明胶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不用担心.  相似文献   

2.
这两年以来,一种传统产品采用新工艺制作的乳制品"老酸奶"突然风行起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杯装"老酸奶"都含有添加剂果胶、明胶,与传统的"老酸奶"相异,但"老酸奶"普遍比普通酸奶贵一倍,贵价"老酸奶"贵在哪里?它的营养价值比普通酸奶高吗?这种添加植物胶变"老"的"老酸奶"是否安全?记者走访多个牛奶专卖店,发现从玻璃瓶换成塑料杯装的"老酸奶"销售特别好。一家牛奶店家告诉记者,该店的某品牌"老酸奶"一早已  相似文献   

3.
税改难     
税制有问题是共识,改革却大不易。"股价高怎么办?开征印花税;有人带iPad入境怎么办?征收关税;房价太高怎么办?征收物业税……"文化部研究员刘军宁把现在称为"重税治国"时代。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更直白,"现在国家老说税改,一税改就是增加税额,增加税种。"另一个更大的不公平在于,"没有改革一些明显有问题的税制。"  相似文献   

4.
时下,作为大众健康饮品的酸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步入超市,"益生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lgg"、"龙根b菌",各种各样的乳酸菌饮品却让消费者如雾里看花,不知其然,"仅从广告上得知对身体有益"。  相似文献   

5.
近日来,"降价维权"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话题。扛不住的开发商选择降价促销,伤不起的老业主无奈"维权"。因房地产商降价引发的业主"维权"风波大有蔓延之势,并且老业主与房地产商的矛盾也迅速升级,"维权"已从退房、退差价演变成肢体冲突,  相似文献   

6.
"地王"频出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又会带来哪些风险?"地王"是在一定时期某区域土地招拍挂出让过程中成交价单价或总价最高的成交地块。2013年下半年,"地王"频频出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地王"原本无可厚非。但"地王"频出可能推动房价持续上涨,抵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力,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酸奶档案     
女人最爱的零食之一就是酸奶。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超市的酸奶柜台突然被铺天盖地的"老酸奶"所占据。那么,老酸奶是不是最天然的酸奶?是不是营养价值比其他酸奶高?是不是有特殊保健作用?是不是比其他酸奶安全?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还是要从老酸奶的制作开始步步解析。真正的老酸奶是怎么制作的其实,所谓的"老酸奶",是一个传统制作酸奶产品的概念,但目前已经变味了。各地都有自己的"老酸奶",也就是过去传统制作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国务院出台了"新国八条",对此,人们有点始料未及,"第三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竞来得如此之快。从"第一轮"调控到"第二轮"调控时隔5个多月;而从"第二轮"调控到"第三轮"调控只有4个月不到。现在,"靴子"重重落地之后,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总体上看,"新国八条"与之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内容差异并不大,但调控力度上则远远超过以往。  相似文献   

9.
微博观     
《中国企业家》2010,(15):115-115
14483转发 冯小刚:繁体字"亲"的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经简化,"亲爱"二字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然后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这不是文化的灾难,是民族的灾难。别的字都可以简化图省事,唯独"亲爱"两字万不该缺见少心。请上级领导批准亲相见爱有心,行吗?  相似文献   

10.
李海燕 《中外管理》2014,(10):86-87
为什么HR在业务部门眼中,"可以不存在,或者就跑跑腿好了"?到底哪儿出了问题?HR如何在业务部门心中重塑形象?  相似文献   

11.
苏培科 《数据》2011,(11):18-19
每当股市低迷时,救市呼声就格外高涨。近期,"救市"与"治市"的争论又甚嚣尘上。那么,中国股市究竟应不应该救?该怎么救?  相似文献   

12.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14,(10):58-59
"高频率信息收发者",被研究人员形象地命名为——"信蜂"。那么,"信蜂"的出现给企业的营销方式带来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信蜂"帮助企业激活"潜在客户池"?  相似文献   

13.
明胶来了!一夜之间,关于明胶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当知晓明胶为何物的同时,老百姓也惊觉原来明胶与自己的生活竟是如此"亲密"。胶囊、酸奶、果冻、猪耳朵……与"明胶"有关的物品都成了"过街老鼠",而刚从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的老百姓再一次变得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径直走向我那台试驾车,"这就是普锐斯吧?"我点点头。 "它怎么充电啊,充多长时间?"我说:"这个不是电动车,它是混合动力,不充电。"  相似文献   

15.
长效机制·模式 显然,"构建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决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央的调控政策如何更具前瞻性、持续性?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如何调控住房市?如何平衡市场参与各方利益,实现行业发展的均好性,促进"居者有其屋"?重庆模式和广州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代购"就是由代购商帮消费者买到商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海外代购"应运而生,简称"海代"。 遭遇海关新规代购要变天? 海关总署新规对跨境电商实施监管;个人代购恐失去价格优势,电商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7.
热点微评     
"皮鞋果冻"近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发微博告诫网友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并称消息来自央视调查记者。与此同时,另外一位媒体人也通过微博发布了类似内容,称"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此言论一出,顿时引起网友的围观。果冻究竟有没有含工业明胶?  相似文献   

18.
"浇地就是一块钱一度电。"王国堂说。这个价钱和兰考县供电公司公开的排灌电价相比,高出了近四成。兰考县供电公司通过县电视台向农民反复强调的排灌电价是0.621元。"如果高于这个价钱,老百姓可以拒缴。"但是,岳黄楼村65岁的老党员张云中告诉记者,村里浇水的电价收8毛钱,"都好几年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会有多少新的调整政策出台?2008年,房价是涨还是跌?2008年,中小房企的末日到来了?最近两个月,是中国房地产业争论最多的月份。关于"拐点"的争论还未平息,"物业税"开征又引得舌战群起。2008年,中小房地产企业的末日真的来了吗?房地产中介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吗?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产相继入冬的报道铺天盖地,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利空消息的涌现,"地产冬季"成为最多地产人和投资者讨论的话题。最近两个月,是最值得房地产界思考的月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调控的方面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实际。2007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而密集,涵盖了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应结构、税费、住房保障、房贷等各个方面,2008年,还会有哪些新政出台?自2004年10月29日首次加息开始,我国至今已加息10次,"今年,央行还会调整利率吗?"……所有这一切汇聚在一起,形成两个字——变数。怎样在变数中熬过寒冬见到春天?怎样在变数中成长壮大,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希望业界人的精彩回答能给您启迪。  相似文献   

20.
无论资讯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对触及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问题,在如实反映遇到阻力甚至压力情况下,要始终把握"是否存在?""是否需要解决?""是否需领导同志知晓?""是否需要党委推动?"四个底线,坚持用实地掌握的一手材料和论据支撑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