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明翠  郭宏 《数据》2013,(6):20-21
受多项转移支付政策继续加大保障力度,医疗、住房等领域专向救助进一步拓展延伸等因素影响,2012年北京市农村低保户收入、支出双双实现快速增长,收支增速分别比全市农村加快4.4个和9.4个百分点。享受福利待遇的低保家庭普遍存在年老体弱、因病致贫等实际困难,基础刚性需求较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因此政府的救助政策对促进低保家庭增收,改善其生活质量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煦  白永秀 《城市问题》2023,(9):66-73+94
实施有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推进城市贫困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三期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中国城市低保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低保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低保政策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城市低保政策通过提高城市家庭资本积累与提升城市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两条途径发挥减贫效应。未来应当在建立全国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确保低保政策地方落实以及完善专项救助制度等方面提高低保政策的有效性,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江欣 《数据》2012,(5):54-5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相结合,以北京市2010年400户(调查成功391户)城镇低保家庭抽样调查数据作为分析研究的主要资料,分析了当前救助制度下贫困受助家庭的生活现状,并联系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救助性政策特别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了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提出贫困救助要关注精神层面、就业层面的脱贫,关键在于建立立体式的救助体系;对无就业能力的,给予资金保障;对有就业能力的人群要从政策、培训、教育等层面予以救助。  相似文献   

4.
西乡县高度重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贫困问题,把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的脱贫工作纳入全县的整体脱贫工作中,为切实帮助全县1950户,2785人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摆脱贫困,该县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通过低保兜底一批,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支持一批,就业培训一批,住房保障一批,教育资助一批,确保到2018年前与全县农村精准扶贫对象同步脱贫,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贫困人群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边缘性正在加深。国内一些非政府组织(NGO)的地方扶贫活动成为扶贫领域的亮点。本文通过对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个案研究发现,NGO的扶贫机制呈现出多元联动筹资、坚持需求导向、关注能力建设、实施差别化扶贫等鲜明特点,这是实现其贫困高瞄准率,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支撑。这对于从扶贫项目设计、融资、实施和组织体系等方面优化当前我国政府扶贫政策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我县目前包括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孤儿、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家庭、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困难群体达7万人以上。如何加强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改善其生存状况,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一、我县困难群体保障现状(一)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我县城镇低保自1999年实施以来,资金管理和发放水平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从2007年开始,按照低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嵊州市推进住房保障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市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廉租住房城镇低保标准二倍以内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尽保",经济适用房以回购现房方式落实5万多平方米,可基本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需要,完成旧住宅区综合改造3万多平方米,并建立农村五保户、低保无房户、因灾倒房户、下山脱贫或地质灾害搬迁户等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25):314-316
准家计(PMT)调查主要通过代理变量预测住户的收支情况,同时又辅之以直接向住户询问其收支情况。在具体实践中,准家计调查方法可以提高低保系统的瞄准效率,降低人为裁定因素,从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确保"低保"政策的公正性。文章基于肇庆农村部分地区的准家计调查结果,将低保户与一般农户的家计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肇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普遍实行有区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保障功能,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二元社会的恶性循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选择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道路,既是低保制度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新的形势下,城乡低保一体化具备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扶助和制度运行的实践基础,应该在转变救助理念和加快立法规范、阶梯式救助和多元化筹集资金、专业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低保衔接、统筹,最终达到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设定财务可负担且能体现正向激励的帮扶识别标准。研究方法:构造时间赤字指数,利用时间赤字的货币价值调整贫困线识别隐性贫困。研究发现:隐性贫困发生率与精准扶贫之前的绝对贫困发生率相近,显著低于相对贫困发生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隐性贫困帮扶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有酬工作工时回报、减少家庭必要无酬工作时间、改善其他收入来源。研究创新:使用时间利用数据,在贫困测度中放松了所有家庭都有足够时间进行家庭生产的假定。研究价值:隐性贫困识别方法能够提供务实可行的帮扶识别标准,体现对有酬劳动的正向激励,约束帮扶过程中的“等靠要”问题,并且能够与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形成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可行能力视野下的新阶段农村贫困及其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随着扶贫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政策效应正逐渐削弱.基于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考察发现,知识资源储备不足、健康卫生状况较差、信息获取能力缺乏、自主发展意识不强等是造成现阶段农村人口收入能力丧失并陷入贫困的重要因素.新阶段农村反贫困政策在收入援助的同时,更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9,(3):154-160
农村金融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缓解贫困,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减贫目标。我国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金融,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本文以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为例,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指标,利用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动态分析模型,分析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对贫困减缓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短期减贫效果不明显,但有明显缓解贫困的长期效果。最后提出,改变"漫灌式"扶贫,提高金融扶贫精准性、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贫困户的信贷门槛等完善农村金融扶贫政策、提升扶贫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变扶贫对象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不仅是落实党中央扶贫政策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集中精力抓紧抓实抓好。笔者以汤原县为例,就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相关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认为"积极福利"的核心理念是无责任即无权利,其具体的实施维度可以丰富和重构为四个方面,即保障生活、提升资本、增加权利和增强动力,其中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积极福利"的角度看,我国现行城市扶贫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消极性,即侧重于从外部对贫困者进行基本生活救助,而相对忽视了挖掘和激发贫困者自身的潜能,这不利于搞好城市扶贫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应营建更加积极的城市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对风电投资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学习曲线模型进行拓展,将规模效应对成本下降的影响从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变量遗漏偏差的问题。并采用过程仿真方法,解决了中国风电时间序列数据样本过小的难题,提高了测算风电产业对新技术学习率的准确度。研究发现,中国风电产业的学习率仅为12.7%左右,即当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2倍时,风电的单位投资成本因技术创新的下降率只有12.7%左右。由技术创新带来中国的成本下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而且低于中国的太阳能等其他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因此政府在加大对风电基础科研投入的同时,应将政策的重点放在新技术的转化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不能支付足够的学习费用。目前,我国已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起了具有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对于贫困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其在贫困生认定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使高校贫困资助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贫困生认定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问题是困绕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问题。虽然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对农村贫困缩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却难以根除农村的顽固性贫困,症结在于农户家庭特征和农户思维观念的束缚。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利用二元probit模型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层面实证检验农户男孩偏好的贫困效应,可以发现: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农户男孩偏好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特别是当农户位于中西部地区、儿子数量越多以及父母年纪越大时,这个影响更为显著。改变中国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缓解农村的性别失衡问题是从根本上化解农村顽固性贫困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深入了解涓滴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促进消费视角下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稳定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利用1992~2016年城镇住户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基于欧拉方程和工具变量法,从收入分布视角探讨同一城市内高收入家庭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涓滴影响。结果显示: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条件下,收入最高20%家庭消费每增长1%引致中间60%家庭消费增长0.050%~0.057%,中间60%家庭消费每增长1%引致最低20%家庭消费增长0.185%~0.231%,涓滴效应主要从收入高分位向低分位传递影响;通过地位寻求动机下的向上攀比,消费涓滴效应显著提高中间收入家庭的设备品、教育、通信与娱乐用品、居住、食品等消费分类支出和比重,提升高品质消费品的拥有率;促进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和稳定消费品供给价格是发挥涓滴效应的关键因素,而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会降低涓滴效应的影响。充分发挥居民家庭尤其是中间收入群体的消费涓滴效应,在多重不利环境下激发消费内生动力,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