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工业排放效率评价模型,探讨集聚效应利用不足和环境外部性治理失灵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城市工业排放,集聚效应利用不足和环境外部性治理失灵导致实际工业排放对有效水平较大程度的偏离;城市规模越小,对工业的依赖程度越高,经济密度越低,产业集聚不足所产生的影响越大,大城市在环境治理效率上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转变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能力等政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
院当某一区域环境容量使用程度较高时,单位污染物的环境损害将会较大,因此单位污染物环境损害成本基本可以反映各区域环境容量的相对使用程度。对各省域的单位污染排放量可能导致的污染平均损失以及污染排放与环境损失的基尼系数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在环境容量利用程度方面,省级行政区域间相对比较均衡,但是部分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说明我国针对部分区域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是必要的,将有利于环境容量的合理使用。结合我国实际,建议在全国统一的排污收费标准基础上允许对个别省份的排污收费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实施区域差异化排污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3.
基于GMRIO模型,构建充分考虑各国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中间投入技术系数差异的环境贸易平衡(ETB)和污染贸易条件(PTT)测算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发现,1995~2009年中国CO2和三种污染物的ETB均为赤字且赤字额呈扩大趋势,出口规模效应是导致其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出口排放强度和进口规模效应是抑制其增加的最主要因素;PTT均大于1,“污染天堂假说”成立,不过整体呈下降趋势,出口排放强度效应是导致其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碳税征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模拟分析了2007-2020年期间不同碳税水平、不同能源使用效率、不同碳税使用方式对二氧化碳减排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部门产出及其价格、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变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单位碳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单位碳税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边际变化率越大;在能源消费环节征收碳税,同时降低居民所得税税率,并保持政府财政收入中性,可以实现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有所增加,从而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之后表现为正,说明现行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遏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从区域层面来看,环境规制正向净影响的区域呈现空间聚集,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南部和西北地区等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空气质量恶化现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城市扩张与空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空气质量与城市形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同时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探索性城市形态指标研究进行了梳理。现有文献表达了以下观点:(1)不同城市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空气污染排放,工业、能源、居住污染排放可以通过规模类形态指标测度,交通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密度类、形状类、功能结构类城市形态指标测度;(2)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强度、布局,以及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降低城市微气候带来的空气污染物堆积;(3)使城市形态更加紧凑,禁止低密度开发,能减轻热岛效应,减少交通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最后对我国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经济单元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种经济单元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边际效用理论也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垃圾按量收费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垃圾按量收费制度下的单位定价问题和其对居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城市垃圾处理的边际成本不但要包括垃圾收集和处理的边际成本,还要包括边际环境成本。以此为基础进行按量收费的单位定价会促使以减少环境容污能力为代价的最终处理方式的成本不断提高,而分类回收的成本却趋于下降。所以处理厂商在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会朝着资源化的方向变化。按量收费制度会促使居民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增加垃圾的分类回收量,因此具有显著的减量效果。同时,政府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以往用于估计要素替代率的经济模型存在的不足,以超对数成本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为基础,把MES模型与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结合起来,首次估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与资本及劳动之间的绝对替代弹性和净替代弹性(相对替代率),发现劳动与能源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呈现不确定性,即资本与能源之间呈现间或的互补关系。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在过去的近30年中促进了劳动对能源的替代。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武武 《企业活力》2004,(12):66-67
<正>一、产权制度和旅游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产权制度对企业绩效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贫困国家增加每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所增加的产出,要高于富裕国家增加每单位资本投入量所增加的产出。因此,按理说,贫困国家应当比富裕国家的发展速度快,能够不断缩短它们与富裕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在实践  相似文献   

11.
汽油不加铅能使汽车尾气的排放得到改善,使汽车密集的城市空气环境得到净化,这是汽油无铅化最主要的好处。与此同时,汽车使用无铅汽油还有一些其它的益处。其一,可以减轻汽车尾管和消声器的腐蚀。因为所加的铅抗爆剂中含有能引起金属腐蚀的成份,如溴化物、氯化物等。其二,可以减轻火花塞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其三,可以减少发动机内的沉积物,有利于发动机正常运行。其四,机油的污染也会减少,能  相似文献   

12.
吴国磊  罗毅  李玺尧 《价值工程》2014,(28):284-285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本文系统监测了不同运行工况(高怠速、怠速)下机动车气体污染物排放水平,系统分析总结了CO和HC两种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对控制机动车气体污染物水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国内城市生活废弃物问题呈现出持续恶化的态势.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将问题产生的诱因归结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增长使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这造成生活废弃物的增加;替代效应,收入上升使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时间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为节约时间机会成本,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这导致生成更多的生活废弃物.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来增加其消费产品的边际负效用,是缓解城市生活废弃物问题持续恶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O_3。自2018年7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全国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以京津冀为代表的重点区域内O_3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夏秋季已成为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对O_3来源分析确定了要控制O_3浓度应重点控制VOCs排放。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等原因VOCs排放行业广,近年来VOCs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VOCs不仅会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部分VOCs还会产生恶臭。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迫切需要全面加强VOCs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制水平区域性差异是污染型产业发生区际转移的重要因素。污染型产业若不能"趋利避害",将导致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根据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环境管制和环境经济措施对污染企业数量的抑制效应强弱不一。东部地区环境管制水平较高,有效抑制污染产业企业数的增加;中部地区环境经济措施对污染产业企业数增加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西部地区环境管制水平整体较为薄弱。据此,基于合理一致的环境标准,根据区域差异性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并减少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技术进步与结构转型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在显著增加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的同时也降低了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其原因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能源回弹效应超过了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的节能效应。数字经济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但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其中,制造业结构转型具有减排效应,而农业和服务业由于产业结构低端化,其转型导致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政府绿色数字化治理环境能够强化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结论可为“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数字化转型及节能减排行动方略的制定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减税降费是帮助企业减负纾困、稳岗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对企业“创造-破坏”就业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保险费率通过“降低就业创造”和“加剧就业破坏”两个途径显著降低了企业就业净增长,该效应在低生产率、高劳动密集度以及城市社保征缴力度更强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面对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企业会减少总产出、购入更多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并将服务活动外包,进而减少劳动力使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费率改变主要影响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就业调整,并存在非对称性,费率增加会加剧小微企业就业破坏,费率下降会促进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就业创造。此外,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同时影响企业就业集约边际调整和扩展边际调整,并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低生产率企业面对费率增加不仅集约边际上就业创造更少、就业破坏更多,而且扩展边际上退出市场概率更高、进入市场概率更低。最后,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主要促进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就业调整,劳动力更多跨行业跨企业流动,劳动力净流出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9年4月30日公示的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筛选了52家会计事务所,结合超越对数函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即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联合增加1%,导致事务所审计收入增加超过1%。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促进我国CO2排放增长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而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效率效应。从最终需求角度看,资本投资和城市居民消费增加是CO2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部门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旅客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CO2排放增长的三大部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