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中韩贸易发展迅速,贸易合作不断增加。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与文化交流中心,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又为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文中将以沈阳地区为例,全面阐述中韩两国的贸易关系与贸易政策,通过对中韩经济发展情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促进方案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项伟峰 《物流技术》2014,(15):240-242,266
在介绍中韩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中韩物流标准不统一和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低、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将制约中韩贸易的健康发展,分析了中韩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和中韩国际物流承载能力对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阐述了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结构协同发展的策略,即标准化国际物流合作以及协调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国际物流渠道建设,为环渤海经济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对贸易便利化政策及其理论的演进进行分析,根据中韩贸易合作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探讨贸易便利化对中韩两国未来经贸合作发展的影响及前号。  相似文献   

4.
吴航 《现代企业》2007,(2):43-44
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中韩两国同处东北亚地区,加强经济合作对双方有着重要意义。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国,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在投资方面,主要是中国利用韩国投资,同时中国向韩国的投资也开始活跃。韩国更于2004年起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在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中韩之间也出现了贸易逆差攀升、贸易纠纷加剧等经济摩擦问题。提升中韩经济合作水平,需要两国抓住经贸关系良好发展的机遇,及时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陈佳宁  孙倩 《物流科技》2006,29(8):120-122
本文对中澳物流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浅析,首先介绍了中澳贸易与物流发展的背景,针对中澳两国物流的发展状况,就两国物流业所占GDP比例、企业规模与特点、专业化程度、信息化程度以及物流服务意识与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中澳物流合作的三种模式,分别为建立中澳合资物流企业、互为海外代理以及澳方为中方企业提供物流咨询服务.并分别分析了各种合作模式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中澳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企业的规模、特点以及抗风险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全国各地高校领域的交流合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优越的成绩。但三亚地区中韩高校的交流合作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本文先从整体上分析中韩高校交流合作的现状,再就目前三亚地区中韩高校的交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探讨,重点在于三亚地区中韩高校合作交流的意义与如何扩大交流合作提出建议,旨在为三亚地区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高校交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阳  邢岩 《集团经济研究》2007,(21):379-380
一、中韩、美韩贸易现状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往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50.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180.2亿美元.2005年底,韩国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使中韩企业开展贸易的环境更为公平、公正.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为落实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2年双边贸易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努力,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均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而今中韩两国正值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盛世。这不仅促进了两国的发展,加强了两国的交流,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互动。在融合两国精神文化基础上,创建了更加融洽和睦的交流空间。中韩两国不仅在物质文化上交流广泛,在思想领域上也交流密切。而近年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两国的贸易节奏不仅提高了两国的经济额,也会在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8月中韩建交后,中韩经济关系发展较快.目前两国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1992年贸易额为64亿美元,1993年达90亿美元,使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由韩国出口的产品有汽车、钢铁、化工、电子产品;由中国出口的产品有石油、煤炭等地下资源、农产品及原材料等.两国建交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见好,1988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仅两项,而1993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中韩两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应对策,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突破质量安全难关;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鼓励韩国的农业和食品企业来华投资;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合理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使得该区域内金融合作落后于贸易合作的问题越发凸显。根据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决定区域金融合作是否可行。文章通过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依据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不仅在长期内具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短期内也显示出明显的同步性,因而满足加深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郑颖 《物流科技》2009,32(11):36-39
近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生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需求。海峡两岸"大三通"后,福建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探讨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现实状况,分析了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现实条件,对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提出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以东盟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印度、日本5个代表性经济体的双边贸易为对象,通过贸易密集度指数、修正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详细测算,分析比较这些经济体与东盟可贸易品的竞争优势及互补程度,以此对当前东盟对外自由贸易区战略作出科学评价,也为今后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树立参照。  相似文献   

14.
陈丽芬 《物流科技》2009,32(7):78-80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商贸、交通口岸城市,其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合作、资源协调和聚集竞争力。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现代物流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厦门物流发展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若干发展策略,促进厦门物流业的发展,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15.
物流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点。通过物流设施建设、拓展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地区融合、加强多边贸易、加速互联互通,是我国现行经济格局下“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物流发展的新走向。文章从政府行为、社会效益、服务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地区经济、物流政策、数字物流等14个指标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的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大、服务水平过低的现象。结合地方政府的政策解读,发现我国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政策相关性,可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促进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韩两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说明中韩之间经济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雨婷 《物流科技》2014,(3):141-1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引发了区域经济的合作,这种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系统的发展中也引发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层次、区域层次、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来进行研究。居于中间层次的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区域物流之间关系的实质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反映和表征。文章借用区域物流竞争的构成要素作为基本要素,通过建立处理区域物流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理论框架,指出香港、深圳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丽  王新利 《物流科技》2009,32(9):103-105
农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和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目前动态联盟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企业,在农村物流方面的应用还很少,但这一理论的应用会使农村物流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无论企业还是单位都越来越重视合作联盟以实现双赢或是共赢。动态联盟理论的提出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村物流的发展,补充农村物流理论的欠缺,使农村物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处于发展阶段,亚洲地区的韩国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都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研究韩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并与中国对比,韩国的成功主要集中在移动支付的合理定位、信用和法律的完善及物流业的发展.基于这些成功的优势,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尽快发展自己的移动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