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务部等七大部委已设立了司局级电子商务部门;全国200所高校设有电子商务专业;各大银行开通了网上电子商务支付业务;五百强企业大部分设立了电子商务部;商务部预测十年内将有70%贸易额通过电子商务产生……这一切都预示着电子商务将成为最主流的商业经济模式,也预示着传统产业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的真正主角。而传统产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最佳途径便是建设行业网。  相似文献   

2.
商务部等七大部委已设立了司局级电子商务部门;全国200所高校设有电子商务专业;各大银行开通了网上电子商务支付业务:五百强企业大部分设立了电子商务部;商务部预测十年内将有70%贸易额通过电子商务产生……这一切都预示着电子商务将成为最主流的商业经济模式,也预示着传统产业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的真正主角。而传统产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最佳途径便是建设行业网。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互联网开始全面普及,同时也催生了电子商务这一热门行业.在网络信息化的大潮影响下,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成为了企业和院校培养的重点.本文根据高校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互联网+"时代之下的民办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专业是顺应我国在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对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然而,目前许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企业和岗位。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国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和适当的专业定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分类培养、定向培养和全程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企业信息化进程日趋加快,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面对的诸多矛盾中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讨论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为主要议题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战略互动论坛”于9月6日在京丰宾馆三层3号会议厅召开。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业界很多专家对各类高校中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尤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提出诸多质疑。这些质疑者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电子…  相似文献   

6.
中职教育电子商务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是随着网络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2000年教育部批准国内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截至2005年4月,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达275所,加上各类中职院校,总数达千余所,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数十万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专业知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在短短几年时间从最开始的13所学校迅速发展为有300多所本科院校、8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每年学生有数万的规模。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涉及经济、管理、技术和综合四个领域,是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是知识紧密结合,同时具备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上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策略,最后介绍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并对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快递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师生的网络交易需要,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快递的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加上目前高校校园快递配送模式较为落后,因此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全新的高校校园快递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8,(12):207-209
分享经济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大,但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困难。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全程双导师制,即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同时指导本科生。最后,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了该模式的职责和成效,为该模式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义乌小商品城网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流程集成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专业批发市场开展网上电子商务业务的情况比较少,义务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国内专业批发市场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典型市场.采用IDEF方法,研究其电子商务交易流程,建立了优化前后的IDEF模型,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迅速传入中国,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从2000年开始,我国许多高职高专类学校陆续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专业方向,但高职高专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团队、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平台、实训体系等方面都没有完全成熟的模式。本文结合镇江市电子商务状况,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研究进行粗浅探索,以期对对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镇江电子  相似文献   

13.
胡正鑫 《企业导报》2014,(22):91+73-91
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势不可挡。很多高校就是看到电子商务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及时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希望为这一新兴商务形式提供更多的人才。但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规模增加,2008年达到559万人,2009年已经超过600万,2010年达到6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热点问题。而管理类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专业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课程双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重要经济形式。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覆盖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也开始走向一个正规化的模式。湖南地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我国区域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同样也需要对该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章阐述了湖南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农村电商中的服务情况,分析了目前农村电商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丁胜利 《中外企业家》2014,(10):227-228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与企业需求、行业发展脱节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专业缺乏一个能反应行业发展、功能强大并能进行项目化实践的教学平台。本文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和实践平台的需求开始进行分析,阐述了电子商务实践平台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学生的就业率却不高,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江西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通过对特色专业的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对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企业奖学金:人才争夺战中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昨日,2006年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暨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洽谈会在大连水产学院召开。来自我市的近百家环保企业与我市8所高校环保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洽谈会。在洽谈会开幕式上,8所环保企业在部分高校的环保院系设立了奖学金,并建立了勤工助学基地。签订协议的分别为……。据了解,与高校签订协议的环保企业,每年将为南校的每位优秀学生(每年10人)提供2000元的奖学金,并根据企业的吸纳能力为学院的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以上是《大连晚报》发布过的一则报道。其实,这仅是近年来众多企业竞相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的一个缩影。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我国几百所知名高校中,由中外企业出资设立的奖学金数额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在某些重点高校甚至达到各类奖学金发放总额的50%以上。例如,浙江大学2005年度校级外设奖学金(绝大多数为企业设立)就有39项,奖学金总额超过300万元。企业奖学金已成为高校继国家奖学金、学校自筹奖学金之外的另一类重要奖学金。为什么众多企业对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情有独钟呢?且看下文详解。  相似文献   

20.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很多企业表示电子商务人才难求,但近几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问题,重点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