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庄丽琦 《企业经济》2007,(1):168-171
国企改革已走过20多个年头,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有企业民营化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有企业民营化能否提高企业的业绩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经验证据表明:民营化后的业绩呈下降趋势。其中会计业绩的变化并不与股权集中度成正比,而是与控制权、所有权的分离值成反比。进一步分析显示:民营化后存在着控股股东通过控制权与所有权的背离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路风在《中国社会科学》撰文指出 :国家所有权不是企业经济绩效差的直接原因 ,而私有化也不是实现组织转变的必要条件 ,所以产权改革至少不可能是企业组织转变的起点。正因为无法证明国家所有权本身先天性地决定了企业的绩效 ,所以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观点缺少足够的经验证据的支持。经验证据证明 ,所有实现了基本转变的国有企业都来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 ,而且在竞争程度越激烈的行业 ,实现了转变的国有企业就越多。由改革开放政策所推动的市场化是企业转变的必要条件。虽然市场竞争压力是推动企业转变的触媒 ,但企业自身的组织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大股东控制引发的利益协同效应与壕沟效应先后出现,导致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先减少后增加。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通过过度投资谋取私利的持股比例临界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公司金融杂志》(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在2008年6月(第14卷第3期)刊登了San- jai Bhagat和Brian Bolton合作的一篇题为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的文章。文章结合公司治理、企业绩效、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内生性关系阐述了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有三个贡献:首先,作者发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从理论上论证并从经验上检验企业所有权结构对国际四大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的情况下,品牌事务所能获取品牌溢价,同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低),品牌事务所能获取的品牌溢价越小;(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50%的情况下,品牌事务所无法获取品牌溢价。研究还表明,国际四大的产品差异性应该不是一个绝对化的概念,判断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应将需求方的相关特征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非控股大股东可以降低企业违规的可能性和违规频次,支持了治理观.进一步分析中,对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方式进行检验,发现非控股大股东不仅能通过积极发声的方式,也能通过退出威胁方式抑制企业的违规行为;区分违规类型异质性发现,非控股大股东主要抑制了企业中信息披露和公司经营类的违规行为;区分企业类型异质性发现,相比在国有企业中,非控股大股东在非国有企业中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研究非控股大股东如何发挥治理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杨宇威 《价值工程》2014,(11):203-205
本文基于房地产行业2010-2012三年的研究数据,分别从负债结构和股权结构考察二者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债总体水平可以提高公司的长期业绩,而有息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则不利于公司的长期业绩;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治理效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治理效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适度集权和形成股权制衡机制有利于公司长期业绩,而过度集权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集中则起到反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EVA回报率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考察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特征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EVA回报率呈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2)股权制衡度和EVA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3)所有权性质对EVA回报率的影响不显著;(4)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企业的EVA回报率,但这一效应仅通过资本成本这一因素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股权重组问题是当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视角探讨了大股东财务困境、掏空动机和股权重组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大股东面临财务困境时确认股权重组决策的动机和依据。基于A集团股权重组案例研究发现:(1)债务负担重、持续经营能力差、股权结构不合理、二级公司盈亏不均衡等问题叠加导致了集团母公司的财务困境;(2)在融资渠道约束下,为了化解财务困境,集团母公司期望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提升母公司的利润归集能力,即更依赖股权重组。研究结论为揭示大股东行为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同时对治理大股东掏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洽  刘志明 《财会月刊》2023,(14):146-153
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ESG表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大股东治理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主要通过监督效应、互补效应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升效应三种路径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会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异质大股东治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从企业股权治理的角度探究了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因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治理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业绩预告发布前后大股东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进行股份减持交易,会计稳健性是否以及如何对该内幕交易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强制性业绩预告相比,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发生大股东减持的概率更高,并且会计稳健性会显著抑制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的大股东减持行为。进一步将业绩预告消息区分为好消息和坏消息之后研究发现:坏消息的利空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前进行股份减持的规模越大;或者好消息的利好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后减持的规模也越大;稳健的财务信息能够抑制公司在隐匿坏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但会加剧公司在隐匿好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财会通讯》2010,(9):63-65,71
本文实证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股权制衡作用以及所拥有的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但是其余大股东的制衡作用并不能有效的抑制这种现象;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对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正向激励的作用,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负向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一、集体土地产权的制度障碍(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导致土地金融主体不明晰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大致相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  相似文献   

14.
台湾自1995年6月28日颁布《公寓大厦管理条例》之后,公寓大厦的管理逐渐法制化。香港与台湾类似,是通过《建筑物业管理条例》(Building Management Ordinance)进行大楼等物业管理。 笔者拟从“区分所有权人”及“规约”两部分进行两地规范的介绍。 (一)区分所有权人 首先,在台湾,“区分所有权人会议”是指:“区分所有权人”为共同事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手工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掏空)→业绩困境→利用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加以掩饰"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亏损公司而言,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上市公司越可能向上盈余管理、美化业绩。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将公司业绩恶化归咎于其非法的"掏空"行为,从而竭力延迟坏消息、进行盈余管理、虚增收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3,(4)
虽然分析师对企业家认同总是毫不吝啬,但是对企业家的遗产——家族企业却多不以为然。因为很多人担心创始家族会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为自己谋福利——例如,把公司视为他们的家族就业中心或私人银行。然而,根据对大型公开交易的美国公司的一个最新研究,创始家族作为一个整体被非法诽谤了。Ronald C.Anderson和 David M.reed 在《金融杂志》发表名为"家族所有权和公司业绩:来自标准普尔500的证据"的论文中指出:有相当比例家  相似文献   

18.
共同机构所有权作为一种新兴制度活跃于资本市场,对股价同步性存在一定影响。本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非理性行为观,以2007~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提升了股价同步性。具体而言,共同机构所有权可以发挥信息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代理成本以推动股价同步性上升,并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低及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不仅拓展了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股价同步性研究,并为全方位认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大制度变革,而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是衡量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常用指标。文章旨在分析与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以及机构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治理效应。基于2002年-2008年我国A股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总体上得到了提高;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高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后显著提高了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