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朝晖 《活力》2009,(2):63-63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导致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选择性的增强,电视受众分化成众多的、更小范围的收视群体,不同的小收视群体会向媒体生产者发出合乎自身收视品味的电视产品“订单”,而媒体要生存,就得“照单付货”。如此,当下媒体出现了播出指向更明确、面对诸收视小群体针对性更强的差异化传播现象。在这种现象中,无论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还是各类型的电视社教栏目.要在媒体竞争中胜出.就必需顺应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网融合工作的不断推进,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不仅扩展了电视媒体的传播渠道,更扩大了传播受众群体。在这样的契机下,只有不断增强电视媒体的传播力,才能实现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冯丹丹 《活力》2010,(14):175-175
一、法制节目为何也需要更高的收视率 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电视媒体的优势较之以往逊色很多.固有的收视人群在更多新生媒体的召唤下不断分化.“铁杆”的电视迷已经越来越少。抓住不断转移的受众群体。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争得一席之地.是今天的电视人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电视人来说。收视率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4.
王莹 《活力》2013,(22):91-91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青睐,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达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演化历程 中国电视业虽然只有六十年的历程,但却和其他媒体一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电视传播与受众不同关系,本文认为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经历了从"政府本位"、"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广播、 电视的主导节目,也是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拥有庞大且固定的受众群.近年来,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兴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新闻播音作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只有不断改变风格、 创新形式,才能获得更庞大的受众群体,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形势下国内新闻播音风格的特点,探究其创新方向,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媒介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7.
鲁岩 《活力》2012,(10):156-156
媒体的传播总是针对特定的受众,明确的受众定位能够让媒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效果、争取受众群体最大化。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在转型时期的调整,受众在语言、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性,也带来了受众对信息需求和媒体期望的多元化。——一份对全国12个大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大城市的媒体中,受众不约而同地钟爱当地的晚报和电视台;在上海和广州两地,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屈居在当地电视台的第六和第七位。  相似文献   

8.
刘青山 《经营者》2010,(3):46-46
如果让一个消费者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可能两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而广告客户也只需要在几个媒体上投放广告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但在今天,媒体如何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傲更深一层的合作,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内容而言,要让受众有兴趣加入;就产品而言,还是需要通过广告来体现。  相似文献   

9.
马安平 《活力》2010,(6):250-250
以电视为媒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作者为了完成传播活动的总任务,往往采用一些符合受众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手段和方法。受众群体还因与社会层次、知识认知深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电视传播与观众需求的契合,始终贯穿于电视节目的整个生命之中。将图像与文字有机的结合,不仅培养、激发、创造观众的视觉热情,而且更自然的将观众想表达的意愿融于电视节目之中。传播的实施取决于传播者,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电视新闻,一面世,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就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得到受众的认可.然而如今众多栏目竞相仿制或抄袭,节目内容与形式近似,节目同质化逐渐引起受众收视兴趣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尽管新闻传播市场上有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之说.但就其市场地位而言,新闻传播的贴近性实现得越好,受众的忠诚度也就越高,市场地位也就越牢固.所以,新闻媒体努力实现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不仅仅是受众的确希望,更应该把它看做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外在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必然要围绕着企业相应的目标组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和企业与外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协调企业各种关系.在实践中,按照传播范围的不同,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分为企业内部传播和企业对外传播.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由传播主体(传播者)运用共同享有的符号、系统、媒体(统称媒介),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受众(传播客体、传播对象),并接受其反馈的过程.但在企业文化的传播活动中,存在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传播主客体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省市电视台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其寻求自救之路的过程中,主持人的本土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受众往往对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报之以相对浓厚的兴趣,而节目主持人风格的本土化则是驾驭这种优势,吸引受众的眼球,以求在媒体泛滥的今天寻求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李洪霜 《活力》2011,(18):102-102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体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在当今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公信力既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公信力的流失必将加剧公众对媒体的质疑,同时也会对媒体自身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5.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因自身播出形式和国内受众调查市场发展水平的局限,其收视数据存在统计困难、成本高的问题,收视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也经常受到质疑。如何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剥茧抽丝,选择有效的收视分析数据和分析方式是文章重点探讨的问题。这不仅对电视天气预报这种特殊类型的电视节目管理有比较现实的意义,对于类似天气预报的小版块节目的收视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爽 《活力》2014,(20):32-3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大量涌现,新媒体传播方式即时性﹑传播手段新颖性和信息回馈互动性造成电视渠道传播新闻渠道收窄,电视新闻受众群体降低,收视率下降,电视新闻一家独大局面正在向多元化的媒体格局转变。电视新闻应当接受这种局面,并且发掘电视新闻具有的独特优势,利用网络拓展电视新闻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题材来表现主题的,随着人们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拍活作鲜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造成更强烈的心理冲击,从而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以及观念上都要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8.
一、新闻本源的回归,用事实说话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社会转型期的受众对电视传媒的传播,特别是对电视新闻的传播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电视传媒在努力满足受众需求的时候,应对新闻本源的回归多一份执著."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这是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  相似文献   

19.
李少华 《活力》2013,(12):98-98
电视媒体拥有广泛的传播手段和大众的表现形式,而电视文艺作为服务大众,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新闻宣传一道.构成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引导舆论、传播文化、弘扬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两翼”.电视文艺如何坚守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是我们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