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收支的结构和规模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健全有效的财政收支管理机制是有效预防各种腐败行为、消除腐败现象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在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生活中原有的腐败现象还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中存在,新的腐败现象也将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现行财政收支管理机制,才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不断引进和大小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企业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峻。本文着重剖析当前企业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企业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从思想、监督和制度上提出预防和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冯梯云 《经济界》2002,(3):11-13,30
我结合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和十余年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谈一谈我个人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几点认识。 一、正确地认识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 要认清当前的反腐败形势,首先要了解腐败产生的历史根源,同时还要在世界范围的背景下研究腐败现象。 腐败从何而来?自从有了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拥有了权力之后,腐败就随之产生。从我国已有记载的历史来看,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期,就有很多文献谈到腐败与反腐败的问题。诗经的《硕鼠》篇中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上,各地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经过讨论,大家对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现将研讨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以及讨论意见综述如下:(一)关于审计范围,主要有“小范围”和“大范围”两种意见。持“小范围”意见的同志认为: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主要是以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财政收支审计为主,适当延伸审计与财政收支相关的单位;持“大范围”意见的同志认为:不仅要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财政收支情况,还要审计本地区重要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企业多为输出型企业,经济利益涉及范围较广,这也使得煤矿企业内部多有腐败事件发生。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反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而煤矿企业的腐败现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加强煤矿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实现能源产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加强煤矿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角度出发,对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最后给出了加强煤矿企业党风廉政的有效措施,这对煤矿企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市、县(区)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不仅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有效之举,对缓解市、县(区)财政收支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蔓延,反对和防止腐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人民对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径深恶痛绝的同时,也纷纷为反腐倡廉献计献策,试图能找到从根本上治理腐败顽症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8.
创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是深化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商洛各县区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不断探索非税收入管理新机制,规范财政资金分配秩序,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腐败范围扩大化、腐败手段智能化、腐败形式多样化、腐败金额高、外逃人员多.反腐败必须建立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打牢基础;以改革的精神和气魄,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整合各种监督力量,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范围将会缩小,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也会变化。由于审计监督的对象是围绕着政府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活动而开展的,政府职能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审计监督的范围。审计机关的监督对象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在未来一个时期,国有金融机构的审计将在宏观凋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审计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将有如下几种趋势: 一、金融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我国的金融业与西方各国不同,西方国家的金融业主要控制在私人资本手中,而我国则控制在国家手中,国有银行占绝对的控制和支配地位。因此,虽…  相似文献   

11.
陈玉春 《活力》2005,(10):145-14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行为作为我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毒瘤,极大地损害了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毒化着社会风气,腐蚀着政治清明,影响着社会稳定。反腐倡廉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努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企业组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腐败行为,个体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公平、诚信、利己/利他主义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反腐败工作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离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腐败瘟疫来势之广,危害之大,均超出我们想象。  相似文献   

14.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走进漫长的历史长廊,纵观我国封建文明历史中十几个王朝的兴衰沉浮,其最后没落直至灭亡的原因都与腐败脱不了干系。腐败之害由此可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腐败现象的十大表现及危害近年来,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腐败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有些地方、有些领域甚至还在滋生蔓延。特别是在反腐败斗争中还不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反常现象,严重影响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据《人民日报》载…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首要环节,也是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手段。该制度自2000年启动以来.首先从中央部门开始试行.随后试点范围在各省市不断扩大并逐步深入,至今已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企事业腐败现象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据调查,新形势下企事业腐败现象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搞腐败,给腐败现象披上一层改革的保护色,具有很大的欺骗性。2.钻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的空子,以手续费、劳务费、咨询费等名义索贿受贿;以办实体,发展第三产业,为集体谋福利为借口,明目张胆地捞取好处,使腐败现象更具投机性。3.腐败现象滋生的领域和花样不断变化翻新,手段更为巧妙,规模不断膨胀,使腐败的破坏性大大增加。4.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作崇,掩盖和助长了腐败现象得以迅速滋长、蔓延,导致禁而不止,纠而复发。5.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公共权力产生以后,随之也就出现了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这就是腐败。腐败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公共权力产生以来的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国家,它并非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更非我国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我国的腐败现象是比较少的。然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正视在国家公职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因为腐败已经严重威胁和损害着我们的事业,如果漠然视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是党中央确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方针。反腐败源头治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好的体制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国有企业反腐败源头治理,其根本措施在于体制与制度的建设应建立健全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企业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反腐败源头治理的企业体制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主要是公司制。公司…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现象在一些行业异常活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腐败行为最有可能葬送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阻碍经济起飞,延误现代化进程。文章认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国家出台的《招标投标法》是遏制工程项目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遏制和惩治腐败,但是腐败之风似乎仍然呈现出蔓延之势。剖析其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但社会文化问题应该是深层次的问题之一。如果不下大力气纠正“笑贫不笑贪”的价值扭曲现象,改变“廉者不香,贪者不奥”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就不能有效地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