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也是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在美国圣菲(Santa Fe)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将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早在1992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对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则关注较晚,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世界遗产、民族文化旅游、旅游品牌等概念的释义入手,介绍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3.
黄娟  胡湘闽 《企业研究》2011,(12):177-178
张家界早在1992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对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则关注较晚,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世界遗产、民族文化旅游、旅游品牌等概念的释义入手,介绍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引导下,立足中国风景名胜区杰出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借用文化景观分类办法及其价值阐释途径剖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类型、价值及其与世界遗产杰出普遍价值标准的关联性,进而提炼出中国风景名胜体系潜在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将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及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5.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农业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201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的胁迫,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同时,元阳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试图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寻求精准脱贫的机制.本文根据元阳县实际情况,为开展哈尼梯田遗产地遗产保护和旅游扶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事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10,(9):12-12
8月初,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湖南良山等6地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7.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遗产廊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不仅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性.我国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还缺少遗产廊道这个层次上的架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类似于重要遗产如大运河的保护.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既是保护众多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世界遗产申报"次序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我国签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宪章》至今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遗产项多达84项,而目前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要求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2项世界遗产,且其中之一为自然遗产,我国诸多的世界遗产在申报时面临次序性问题不断凸显。如何能尽快获取世界遗产身份,谁将有幸成为下一个世界遗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世界遗产申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特点,探求了我国世界遗产成功申报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综合认为世界遗产的申报已经由竞争国际化已经过渡为竞争国内化,获取年度国家世界遗产提名成为世界遗产身份确立的最关键步骤。对下一遗产的诞生进行了预测,以期对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遗产的申报标志着世界遗产突出的全球价值,表现了人们对文化资源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作为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遗产申遗后增加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环境。政府在申遗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世界遗产地区的保护,个人也要加强保护意识,避免破坏其原有遗产的风貌,我们不能让来之不易的价值毁在当代人的手里。  相似文献   

10.
中东铁路是我国少有的大尺度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代表,具有空间分布完整、历史演化连续、文化内容多样和遗产价值典型等特征.通过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综合价值、各段落及主要节点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分析,从法律机制、规划管理、区域合作和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等方面探讨跨区域、大尺度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现实困境,促进遗产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6月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喀斯特”全票通过,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34处,这也是中国第六个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江西省三清山成功申请为江西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在三清山旅游区的带动下江西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我们发现世界遗产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已经展开,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借鉴许多案例,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府扶持、自主创业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方法是管理世界自然遗产的新途径,但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途径来优化对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则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原则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宣布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濒危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列入世界遗产代表作名录,旨在对非物质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根据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类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运河已接受了国际组织ICOMOS专家的现场考察,将于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是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的监测管理是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从监测指标的制定、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大运河扬州段监测管理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护遗产公共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持续升温的遗产申报热该降降温了 据《中国青年报》4月30日报道,日前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举行的“世界遗产论坛”会上,专家们纷纷发出警告:世界遗产不是“摇钱树”,目前国内持续升温的遗产申报热该降温了。 专家指出,个别地方官员以申报世界遗产为彰显政绩之捷径,一旦申报成功,便变本加厉地搞开发建设,为经济发展铺路。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地索道有10多条。以索道建设为代表的破坏性开发,深入遗产保护区,甚至核心区,超载开发,破坏了世界遗产的原貌。一些遗产地人工化、产业化、城南化的滚动明显,“屋满为患”、…  相似文献   

17.
作者首先强调保护、抢救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性,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然后联系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亟需加强保护与整治我国世界遗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都江堰世界遗产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至今对成都平原的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通过静态孤立的保护渠首工程、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等个体来诠释都江堰的全部遗产价值是不全面的甚至片面的。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方法论,将以都江堰为核心的整个水利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意设计并持续演进的关联类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将贯穿整个城乡完整的农田系统和水利系统以及相应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这些重要的价值载体纳入到价值系统当中。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文化景观,分别为生产类、防御类、商业生活类以及游憩类文化景观,并梳理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发展脉络。通过重新识别和记录价值载体现状,总结价值保护的情况,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中日两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文化遗产保护各个国家都有独自的形成历程,概念也略有不同。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称文物,日本称文化财。  相似文献   

20.
遗产廊道理论发端于美国,表现为一种区域化的文化景观保护战略方法,对于完善现今我国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借鉴这一理论方法,聚焦陪都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对抗战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研究,划定不同的遗产聚落,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宜性分析的思路探究适宜抗战遗产廊道走向的带状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现有城市路网的遗产休闲游览建议性线路,希望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将散点式的山城抗战遗产进行资源整合与文化彰显,为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